竦踴
詞典解釋
見“ 竦踴 ”。
亦作“ 竦踴 ”。1.企望貌。 三國 魏 曹丕 《彈棋賦》:“于時(shí)觀者,莫不虛心竦踴,咸側(cè)息而延佇。”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七夕詠牛女》:“徒倚西北庭,竦踴東南觀?!?宋 司馬光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園》詩:“臨風(fēng)徒竦踴,志愿焉能諧?”
(2).跳躍;騰躍。竦,通“ 聳 ”。《南齊書·始安貞王遙光傳》:“ 遙光 大怒,於牀上自竦踴,使殺 歷生 兒。” 唐 白居易 《賀云生不見日蝕表》:“感賀忻戴,倍萬常情,無任忭躍竦踴之至?!?/p>
(3).涌現(xiàn)貌。 宋 葉適 《瑞安縣重建廳事記》:“民來觀者,傾動(dòng)驚駭,忘其百年之陋,而以為今日之瑰杰麗偉,竦踴而獨(dú)出也。”
(4).焦躁不安的樣子。《晉書·傅玄傳》:“ 玄 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踴不寐,坐而待旦?!?唐 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古人有此,今也未聞,所以竦踴惕息,通夕不寐。”
(5).振奮;振作。 明 高啟 《四臣論》:“使強(qiáng)者不敢傷,讒者不敢毀,則彼必竦踴風(fēng)生,刺舉無避,以尊朝廷之勢,而大姦可除矣。”
(6).猶慫恿。竦,通“ 慫 ”。 宋 洪邁 《夷堅(jiān)乙志·療蛇毒藥》:“﹝道人﹞曰:‘此人死矣,我有藥能療,但恐毒氣益深,或不可活;諸君能相與證明,方敢為出力?!娤恬帝x勸之?!?/p>
- 惆悵東籬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陽。——— 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見贈(zèng)
- 維此鍼虎,百夫之御。——— 詩經(jīng)黃鳥
- 要騎便騎,要下便下——— 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
- 大漠西風(fēng)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金庸贈(zèng)乾隆 陳家洛
- 軍家誅戚族,天子舍妖姬。——— 劉禹錫馬嵬行
- 擔(dān)家造孽常終日,作福治心只暫時(shí)——— 丘處機(jī)報(bào)師恩 贈(zèng)眾道友
- 亭下水非當(dāng)日曲,山前竹似舊時(shí)修——— 高翥蘭亭
- 以茲報(bào)主寸心赤,氣卻西戎回北狄——— 杜甫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之判官也)
- 半生客路逢佳節(jié),萬瓦腳跟開化城——— 釋紹嵩憩竇園因題池亭
- 山僧冬覓種,婁叟夏偷涼——— 汪炎昶詠友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