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不是瑯琊,洎被這僧惑亂。
若非這僧,瑯琊令不虛行。
末后棒頭賣峭,更向露在柱藏身,笑殺毗耶杜口人。
注釋參考
末后
末后 (mòhòu) 最后 finally;in the end棒頭
(1).方言。玉米?!犊谷崭柚{·村村農(nóng)民齊動(dòng)員》:“夏日如火熱難當(dāng),棒頭熟來高粱黃?!?/p>
(2).棍子,棍棒。
藏身
藏身 (cángshēn) 躲藏;把身體隱蔽起來,不讓人看見 go into hidding;hide oneself 無處藏身毗耶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1.佛教語。梵語的譯音。又譯作“毗耶離”、“毘舍離”、“吠舍離”。古 印度 城名。《維摩經(jīng)》說, 維摩詰 (意譯 凈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爾邦 南部)。 釋迦牟尼 于該地說法時(shí), 維摩詰 稱病不去。 釋迦 派 文殊師利 前往問疾。 文殊師利 問 維摩詰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 默然不對。 文殊師利 嘆曰:“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古代詩文中,多以此佛教傳說故事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諦的典故。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啟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陸龜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書事》詩:“欲入 毘耶 問,無人敵 浄名 ?!?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故人相見尤堪喜, 山陰 乘興不須回。 毗耶 問疾難為對?!?/p>
(2).指 維摩詰菩薩 。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說佛理之人。 唐 賈島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貧無悶, 毗耶 疾未調(diào)?!?清 錢謙益 《贈(zèng)胡泌水》詩:“談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燈禮 浄名 。” 清 姚鼐 《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詩:“巵言聊一放,閉口終 毘耶 ?!?/p>
(3).指《維摩經(jīng)》。 宋 王安石 《北窗》詩:“北窗枕上春風(fēng)暖,謾讀 毗耶 數(shù)卷書?!?/p>
杜口
閉口。謂不言?!稘h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fēng)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jié)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薄侗饼R書·崔暹傳》:“至尊或多醉,太后尚不能致言,吾兄弟杜口?!?宋 王禹偁 《柳贊善寫真贊》:“杜口慎微,虛心養(yǎng)浩?!?清 唐甄 《潛書·除黨》:“昔之雄辨如鋒者,今之杜口無言者也。”參見“ 杜口裹足 ”。
釋法薰名句,偈頌六十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大隱嚴(yán)城內(nèi),閑門向水開
- 開風(fēng)一蕩潏,莽蒼天為低作者:劉子翚作品:謝方德順古風(fēng)
- 況此氣澄明,幽襟亦軒豁作者:梅堯臣作品:劉十秀才見過尋以為寄次韻和酬
- 六千里外驅(qū)旃旆,五十篇中見版圖
- 凌寒酒玉蕊發(fā)南酒枝作者:管道升作品:漁父詞四首 以上四首見清河書畫舫卷十
- 算當(dāng)時(shí)壽陽,無此標(biāo)格
- 君莫癡,休爭名利作者:關(guān)漢卿作品:【雙調(diào)】喬牌兒
- 用合緣鸚鵡,珍應(yīng)負(fù)會(huì)稽
- 此何時(shí),公猶滯,劍南州作者:魏了翁作品:水調(diào)歌頭(楊提刑子謨生日)
- 牛羊識僮仆,既夕應(yīng)傳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