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到,是義非見聞覺知之所造
出自宋代釋祖欽《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到,是義非見聞覺知之所造。
三冬和氣暖烘烘,半夜日頭紅杲杲。
搭著便回,點即不到,已是無端入荒草。
注釋參考
思量
思量 (sīliang) 思索 consider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放在心上;惦記 turn sth. over in one’s mind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所以催你出來的。別思量。——《紅樓夢》 幾個月不見了,思量你哩分別
分別 (fēnbié) 相互不同 difference 沒有什么分別 分別 (fēnbié) 離別 leave each other 分別了不到一年又見面了 辨別 distinguish 分別主次 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shù)斗歸?!龂骸?邯鄲淳《笑林》 分別 (fēnbié) 各自;個別 separately 對他們應該分別對待 分頭,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respectively 會長和秘書長分別接見了他見聞
見聞 (jiànwén) 看到聽到的情況 information;knowledge;what one sees and hears覺知
(1).覺察到?!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罚骸袄粲X知,使 長安 尉 奇 等往捕 開章 ?!?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密言臺上,猶懼覺知,羣議沙中,何無避忌!” 宋 蘇軾 《杭州召還乞郡狀》:“臣亦覺知先帝無意殺臣,故復留殘喘得至今日?!?/p>
(2).知覺。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有覺知則有吸攝,磁石猶然,何況于人!”
釋祖欽名句,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