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冕《仁風》:
仁風藹區(qū)宇,圣道日月明。
膏澤育萬匯,衣冠樂升平。
夷陵雖云僻,豈無王化并?奈何洙泗流,不浹荊楚氓。
蛆惑祠奸操,聲教若掩扃。
樊山老文學,執(zhí)法開杳冥。
蕩滌眾陋習,魑魅不能攖。
巍巍魯靈光,中天麗晶瑩。
一變風俗美,再變禮樂興。
允矣千載下,勛業(yè)昭汗青。
注釋參考
變風
(1).指《詩經(jīng)》“國風”中 邶 至 豳 等十三國的作品?!对姶笮颉罚骸爸劣谕醯浪?,禮儀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薄对姟ぺL·柏舟詁訓傳》 唐 陸德明 題解:“從此訖《豳·七月》,十三國并變風也?!?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風雅正變說》:“變化下之名為刺上之什,變乎風之正體,是謂變風?!眳⒁姟?正風 ”。
(2).謂改變、摧弱鄙俚的詩風,恢復《詩經(jīng)》的傳統(tǒng)。 宋 蘇頌 《<小畜集>序》:“竊謂文章末流,由 唐 季涉 五代 ,氣格摧弱,淪于鄙俚。國初屢有作者,留意變風,而習尚難侈,未能復雅?!?/p>
(3).泛指民歌。 元 張宇 《采蓮》詩:“隔岸誰家貴公子,調(diào)笑新詞歌艷體, 吳 儂變風有如此,誰念採蘋供祭禮?”
變禮
不合典常、適應特殊情況而設的儀禮。《漢書·儒林傳·張山拊》:“昔 周公 薨, 成王 葬以變禮,而當天心。”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有經(jīng)禮,有變禮……明乎經(jīng)變之事,然后知輕重之分,可與適權矣。”
王冕名句,仁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