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qiáng)至《送知府吳龍圖》:
國初以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dāng)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銷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鞭笞小罪亦檢察,不許略出??浦?。
下民知之頗不懼,州縣往往藏群兇。
側(cè)身斂足未動者,實(shí)以累朝恩澤隆。
公之初來蜀人喜,慈愛久著民情通。
眾心歡然恥犯法,捄藥浮薄歸醇醲。
盡將約束付僚吏,興起學(xué)校還文翁。
二年美化極沾洽,遠(yuǎn)近循服如偃風(fēng)。
上將歸公問誰代,當(dāng)使間作如笙鏞。
遂求元老得青社,其人廊廟之宗工。
往年鎮(zhèn)撫有異績,大旆再來遣于東。
公今與之合符去,到必奉詔參夔龍。
大資舊德固無慮,剖判自出其心胸。
所憂厥后嗣之者,忠定良法還如空。
養(yǎng)頑活狡作淵藪,不免剪殄煩興戎。
蒙之憤懣久填臆,言賤不得通九重。
頌公上殿起居罷,第一用此聞宸聰。
注釋參考
憤懣
憤懣 (fènmèn) 氣憤;抑郁不平 resentful 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抉R遷《報任少卿書》 充滿了憤懣的情緒不得
不得 (bùdé) 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九重
(1).九層;九道?!冻o·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三國 魏 曹植 《當(dāng)墻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yuǎn) 河 無津?!?/p>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duì)營中上下,渾如走馬?!?/p>
(3).指天門;天?!稑犯娂そ紡R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dāng)?,垂惠恩,鴻祜休?!?唐 李白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fù)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p>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p>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p>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p>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duì)隊(duì)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p>
強(qiáng)至名句,送知府吳龍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雪齊腰,求教誨,得旨忘言轉(zhuǎn)不退
- 千載桃花春,秦人深不見作者:李延陵作品: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
- 病鴻垂翅噤無聲,慣見虛弦莫浪驚作者:劉克莊作品:余除鑄錢使者居厚除尚書郎俄皆銷印即事二首
- 唯將一杯酒,盡日慰劉楨作者:皮日休作品:秋晚留題魯望郊居二首
- 既灑百常觀
- 靈山大法王,末運(yùn)希所遇
- 昔年九轉(zhuǎn)金精熒,鸞幢鵠節(jié)飛青冥作者:李流謙作品:送丁子昭左司湖南運(yùn)副
- 風(fēng)流孔令陶鈞外,猶記山妖逼小臺。作者:羅隱作品:尚父偶建小樓,特?fù)愒褰^句不
- 諸祖與之同道,眾彙與之同行作者:釋正覺作品:報愿慧長老寫師像求贊
- 衰發(fā)不勝白,寸心殊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