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聽
詞典解釋
(1).看和聽。 漢 揚(yáng)雄 《太玄·釋》:“次二,動于響景。測曰:動于響景,不足觀聽也。” 清 厲鶚 《三月十三日游清華寺》詩:“置身萬松顛,心曠肅觀聽?!?/p>
(2).專指聽。《后漢書·馬援傳》:“﹝ 援 ﹞閑於進(jìn)對,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 三輔 長者,下至閭里少年,皆可觀聽。”
(3).借指耳目。 清 唐甄 《潛書·權(quán)實(shí)》:“譬之優(yōu)偶之戲,衣冠言貌,陳事辨理,無不合度,而豈其實(shí)哉!以娛人觀聽也?!?/p>
(4).看到和聽到的;看的和聽的人。《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觀聽不參則誠不聞,聽有門戶則臣壅塞?!?晉 左思 《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fēng)流雨散,漫乎數(shù)百里間,斯蓋宅土之所安樂,觀聽之所踴躍也。”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變革因循,號令必信,使海內(nèi)觀聽,莫不震動。”《好逑傳》第十八回:“行查若此,似無可議;但縣臣后任,只係耳聞,未經(jīng)目擊,不足服觀聽之心,一時難以定罪。”
(5).引申為輿論?!逗?a href="/hycd/h/h235650.htm" target="_blank">漢書·陰識傳》:“富貴有極,人當(dāng)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宋 蘇軾 《賀楊龍圖啟》:“伏審新改直職,擢司諫垣,傳聞邇遐,竦動觀聽。”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徒以尊事 孔子 ,奉行儒術(shù),崇飾觀聽,斯乃不得已而為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