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橋
詞典解釋
橋名。即 灞橋 。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城區(qū)東十公里 灞水 上。始建于 漢 。 漢 唐 時(shí)送客多到此橋作別。故橋在今橋西北十馀里處,后因“灞水”東徙,橋移今址。《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zhǎng)安城 東???a href="/hycd/s/s322789.htm" target="_blank">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zèng)別。 王莽 時(shí), 霸橋 災(zāi),數(shù)千人以水沃救不滅,更 霸橋 為 長(zhǎng)存橋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三》:“ 霸水 又北逕 枳道 ,在 長(zhǎng)安縣 東十三里……水上有橋,謂之 霸橋 。”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shū)》第二折:“你覷那 霸橋 北, 涇河 岸東,俺只見(jiàn)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a href="/hycd/c/c54610.htm" target="_blank">參見(jiàn)“ 灞橋 ”。
- 求仙鮮克仙——— 陸機(jī)駕言出北闕行
- 解放微官系縛,似籠檻、猿歸林草。——— 張鎡水龍吟
- 正須頻顧省,御者可無(wú)辭——— 張栻呂善化秩滿而歸兩詩(shī)贈(zèng)行
- 合行使符蔡山下,先后召杜騰民謳——— 李流謙送樊眉州
- 山城欲閉聞鼓鼙,忽作的盧躍檀溪——— 蘇軾秧馬歌(并引)
- 一生大抵如春夢(mèng),三黜何妨似古人——— 王禹偁詔知滁州軍州事因題二首
- 一年蠶事辦,下簇春向闌——— 樓璹織圖二十四首下簇
- 南州十月停砧杵,料得聞喪處處悲——— 周南丘都督樞密挽章
- 瓦響急傾鮫淚顆,袖寬先得柳花團(tuán)——— 朱翌雪作兒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狀
- 萬(wàn)艘北來(lái)食京師,汴水遂作東南吭——— 黃庶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