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系列似乎步入了黃昏,EA似乎已從中吸取了錯誤教訓。系列主創(chuàng)David Gaider揭露了EA始終不知如何經營《龍騰世紀》品牌,加之資深開發(fā)者裁員潮的影響,該經典RPG系列正面臨嚴重困境。
據Gaider回憶,BioWare內部在2010-2016年間實質分裂為兩個互相敵視的工作室?!洱堯v世紀》組與《質量效應》組,不僅運作模式迥異,文化氛圍也截然不同,這種對立持續(xù)多年。管理層雖試圖通過人員輪崗緩解矛盾,但問題依舊嚴重。Gaider在加入《圣歌》項目時,更是感受到了這種對立,他表示那個團隊根本不想讓他加入,毫不掩飾地排斥他。
這種對立近乎“高中生派系斗爭”,導致《龍騰世紀》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受到了嚴重干擾。Gaider曾接到指令將《圣歌》改造成科幻奇幻混搭風,但由于溝通不暢,團隊誤以為這是他的個人主張,導致他不斷收到反饋說設計“太龍騰世紀化”。在這種必須全盤接受反饋的團隊里,他只能不斷推翻重做。這種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惡化,印證了BioWare已形成“隱性仇視編劇”的文化。
此外,Gaider還指責EA高層明顯更偏愛《質量效應》,始終不知如何定位《龍騰世紀》。每當《龍騰世紀》業(yè)績反超,《質量效應》總能獲得諒解。這導致《龍騰世紀》從初代起就徘徊在被砍邊緣,逐漸喪失硬核RPG特質,甚至新作被批評為“披著奇幻皮的《質量效應》”。
在《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遇冷后,首席執(zhí)行官Andrew WIlson將問題歸咎于缺乏服務型游戲要素,這與玩家對敘事羸弱、角色塑造失敗的批評大相徑庭。這一系列問題,無疑為《龍騰世紀》系列的未來蒙上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