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53-35
貽亮上人問答
問:《貽亮上人》的作者是誰?
答:貽亮上人的作者是方干
問:貽亮上人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貽亮上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貽亮上人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出自 唐代方干的《貽亮上人》
問: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的下一句是 人間學(xué)佛知多少,凈盡心花只有師。
問:出自方干的名句有哪些?
答:方干名句大全
- 了凈歸天竺寺曉原霜重俊鷹肥,一席歸風(fēng)路不迷。林下會(huì)徒從霧合,海邊停梵見潮低。霜籃烹茗尋前圃,雨屐粘苔認(rèn)故蹊。知有詩魔未降伏,湯休日在碧云西。
- 和許宰寓武邑賡楊丞靖安八詠里巷繰車日日忙,今年又喜熟蠶桑。公家無欠私家樂,細(xì)葛含風(fēng)翦更長。
- 南歌子(四之四)驛畔爭挦草,車前自喂牛。鳳城一別幾經(jīng)秋。身在天涯海角、忍回頭。旅夢驚殘?jiān)?,勞生寄小舟。都人?yīng)也望宸游。早晚蔥蔥佳氣、滿皇州。
- 自贊慶成長老請怡山頂不露,上有通天竅。事事總不知,虛明肯自照。個(gè)樣{三若}苴川僧,如何描邈得就。慶成訐露人前,早是外揚(yáng)家丑。不用別舉話頭,我手何似佛手。
-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我本長殷周,遭罹歷秦漢。四瀆與五岳,名山盡幽竄。及此寰區(qū)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吟俯川之陰,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亂。白云蓊欲歸,青松忽消半。客去川島靜,人來山鳥散。谷深中見日,崖幽曉非旦。聞子盛游遨,風(fēng)流足詞翰。嘉茲好松石,一言常累嘆。勿謂余鬼神,忻君共幽贊。
- 寄鄭貢父秀才至友惜分飛,嘹嘹雁獨(dú)知。想斟新社酒,多讀盛唐詩。白發(fā)愁何慮,清仇久卻宜。曾觀時(shí)事否,又是一盤棋。
- 風(fēng)雨兼旬繼之以雪作惜梅嘆至寶橫道驚路人,明珠白璧天不珍。風(fēng)饕雪虐雨更打,委珠碎璧同泥塵。天生人材怨不以,天亦何心及于爾。不然明珠白璧當(dāng)愛惜,忍使飄零至于此。
- 頌古四十五首擔(dān)一片板在肩頭,如何得到空王地。睦州古佛多垂慈,要你自家放舍去。
- 大觀祀社稷九首[黃鐘二奏]惟土之尊,民食資焉。險(xiǎn)祀昭格,牲牢腥翔。有功于民,告其吉蠲。神之來享,云車翩翩。
- 清平樂春前別后。常是雙眉皺。生怕鶯聲催殘漏。夢破閑衾堆繡。又還玉露金風(fēng)。秋聲先到房櫳。川上不傳尺素,云間猶望飛鴻。
- 乍分霜簡色,微映鐵冠生。——— 權(quán)德輿和韓侍御白發(fā)
- 道人道人苦多事,爾自采藥渠食萍——— 林泳仙都白鹿歌
- 方聞二道策,獻(xiàn)納百官箴——— 蘇頌尚書左丞贈(zèng)開府儀同三司鄧公挽辭三首
- 冰盤時(shí)薦櫻筍香,烏絲快灑薔薇墨——— 魏了翁登元佑閣次韻李左史所和范滬洲詩
- 談笑取,印如斗。——— 洪咨夔賀新郎
- 雖喜心隨年愈老,卻愁事與日俱生——— 陸游春曉
- 嗜眠但喜蘄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陸游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過然去伏盡秋初皆不過
- 臨岐歌送子,無聲但陳詞——— 姚合送李余及第歸蜀
- 一條仙帔織青霓,松雪巖前伴鶴棲。——— 魯某句
- 乃公根柢學(xué),衣傳自心會(huì)——— 陳造彭尉焚巢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