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問答
問:《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的作者是誰?
答: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的作者是趙蕃
問: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是宋代的作品
問: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出自 宋代趙蕃的《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問: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的下一句是 夢境故常在,重來年漫更。
問:出自趙蕃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蕃名句大全
- 賀新涼(別吳侍郎吳時閑居,數夕前夢枯梅成林,一枝獨秀)霜日寒如洗。問梅花、經年何事,尚迷煙水。夢著翠霞尋好句,新雪闌干獨倚。見竹外、一枝橫蕊。已占百花頭上了,料詩情、不但江山耳。春已逗,有佳思。一香吹動人間世。奈何地、叢篁低碧,巧相虧蔽。盡讓春風凡草木,便做云根石底。但留取、微酸滋味。除卻林逋無人識,算歲寒、只是天知已。休弄玉,怨遲暮。
- 留別李君君頗有歸意而未遂酌我樽中酒,知君羨北歸。如何沙上鳥,遠逐片帆飛。
- 望鄉(xiāng)臺望鄉(xiāng)臺上客,秋至望鄉(xiāng)關。中愿遮望眼,可奈燕支山?
- 題巫山神女廟惆悵巫娥事不平,當時一夢是虛成。只因宋玉閑唇吻,流盡巴江洗不清。
- 贈秋浦金明府長倚郭難為宰,非君即有私。惟憑野老口,不立政聲碑。苦甚求名日,貧于未選時。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詩。
- 奚山道中山路縈回極險難,才經深澗又高原。順風沖激還吹面,滟水堅凝幾敗轅。巖下有時逢虎跡,馬前頻聽異華言。使行勞苦誠無憚,所喜殊方識漢恩。
-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道院今猶古,間中事可書。鷺鷗馴不去,誰可得親疏。
- 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冬酒熟,予自漉之,載酒無人過子云,年來家醞有奇芬。醉鄉(xiāng)杳杳誰同夢,睡息齁齁得自聞??跇I(yè)向詩猶小小,眼花因酒尚紛紛。點燈更試淮南語,泛溢東風有縠紋。
- 送黃安國同年沙水夜仍白,江月曉未收。聯船共一岸,撼枕聞開頭。五湖翻然歸,鳧雁蘆花秋。低徊弄水雪,笑面會有由。有如此江波,大小同一浮。纖花不自惜,風卷隨輕鷗。誰能徇殘啄,五羖肥幾牛。我欲知行津,上峽詢耡耰。
- 秋夕書事垂老雖堪嘆,為謀亦未疏。悶賒鄰巷酒,閑讀后身書。大嚼寧須肉,徐行可當車。秋來歡喜事,菽粟有新儲。
- 為憐風水外,落羽此漂沉——— 錢起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
- 千朝百日不曾來,沒這些兒個采。——— 劉過竹香子
- 路入蒼煙九過溪,九穿巖曲到招提。——— 周鏞諸暨五泄山
-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鳥,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張輯沁園春
- 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開江廟花——— 韓偓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縣抵邵武軍將謀撫…偶成一篇
- 掛席者誰子,其來自無垠——— 李處權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 追游詎可足,共惜年華促——— 韋應物金谷園歌
- 坐上逸情留不住,欲隨風月過蓬萊——— 鄧肅題枕碧閣
- 何必長隱逸,何必長濟時——— 白居易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
- 作書遺故人,皎皎我懷抱。——— 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