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霜樹重重疊疊遠(yuǎn)山顯得越來越小,流動的云團高高的樓閣仿佛就在林梢之上,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剛剛過去。一杯菊花酒聊以自慰衰老的容顏。
翠綠山色若有若無就像淡掃的眉黛。而今雖在西山卻喜愛歸隱東山。流水連天夕陽橫照于水里,酒盡高樓眺望那通往家鄉(xiāng)的西河道風(fēng)光。
注釋
青嶂:青山。沈約《鐘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郁律構(gòu)丹巘,崚嶒起青嶂,勢隨九疑高,氣與三山壯?!?br />高棟飛云:王勃《滕王閣序》:“畫棟朝飛南浦云?!?br />杪(miǎo):一般指樹枝的細(xì)梢。
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據(jù)《荊楚歲時記》載:人們于此日,“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菊花酒?!币韵麨?zāi)避難。
黃花:菊花?!抖Y記》:“季秋之月,鞠有黃華?!本贤ā熬铡?。
秋容:韓琦《九日小閣》:“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張祜《集靈臺》二首:“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br />翠色有無:王維《漢江臨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北揪溆纱嘶枚鴣?。
西山:疑即金中都燕京之西山。
東山:暗用謝安隱居?xùn)|山典故。
晚照:杜甫《秋野》:“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br />酒闌:酒宴將盡。
西河:春秋衛(wèi)地。今河南??h、滑縣一帶?!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捌淠凶佑兴乐荆瑡D女有保西河之志。又,丘遲《與陳伯之書》:“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問答
問:《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的作者是誰?
答: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的作者是趙可
問: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是元代的作品
問: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霜樹重重青嶂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霜樹重重青嶂小 出自 元代趙可的《鳳棲梧 以上十首見中州樂府》
問:霜樹重重青嶂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霜樹重重青嶂小 的下一句是 高棟飛云,正在霜林杪。
問:出自趙可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可名句大全
- 又和游光睦院寺門山水際,清淺照孱顏??丸砭S岸,僧房猶掩關(guān)。日華穿竹靜,云影過階閑?;嵋婚L嘯,忘懷物我間。
- 和楊中丞早春即事貴宅登臨地,春來見物華。遠(yuǎn)江橋外色,繁杏竹邊花。戍客烽樓迥,文君酒幔斜。新題好不極,珠府未窮奢。
-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白郊迎神序移玉律,節(jié)應(yīng)金商。天嚴(yán)殺氣,吹警秋方。槱燎既積,稷奠并芳。樂以迎奏,庶降神光。
- 三和謝娛親堂扁榮華夢事付朱門,茗碗爐燻所性存。對月朗吟將進(jìn)酒,逢春細(xì)和樂游園。坐中投轄時留客,膝上含飴日弄孫。四美難并公奄有,何曾一夕不開樽。
- 春風(fēng)四首春風(fēng)吹愁端,散漫不可收。不如古溪水,祗望鄉(xiāng)江流。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昔日金張門,狼藉余廢宅?;仡^語春風(fēng)。莫向新花叢,我見朱顏人,多金亦成翁。多金不足惜,丹砂亦無益。更種明年花,春風(fēng)多相識。
- 清平樂風(fēng)韶雨秀。春已平分后。陡頓故人疏把酒。閑憑畫闌搔首。爭須攜手踏青。人生幾度清明。待得燕慵鶯懶,楊花點點浮萍。
- 丞相信庵趙公哀詩五首憶昔東淮羽檄馳,非公受鉞國幾危。春潮全藉孤舟渡,廈屋曾將一木支。著白接?麾猛將,坑紅衲襖等嬰兒。揚州遺老聞新訃,猶說平山奏凱時。
- 無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問愁何處來,更開解個甚底。萬事從來風(fēng)過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喚做、展卻眉頭,便是達(dá)者,也則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歡游勝如名利。道即渾是錯,不道如何即是。這里元無我與你。甚喚做、物情之外。若須待醉了、方開解時,問無酒、怎生醉。
-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猛虎倚山號,強梁不敢前。失身檻穽間,搖尾乞人憐。男子要身在,萬金自保全。云黃雉兔伏,霜鶻莫空拳。
- 雪晴晚望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 剩倩東風(fēng)吹柳絮,放翁詩到此時成。——— 陸游出游
- 松枝垂似物,山勢秀難圖。——— 貫休寄天臺道友
- 灃蘭與沅茝,頓覺無芬馥——— 趙蕃贈尤檢正四首
- 圣慈悲愿觀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場——— 黃庭堅觀世音贊六首
-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 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 程公許范石湖東歸過鄉(xiāng)國名之芙蓉城余以季夏來游適
- 綠綺為誰彈,空傳廣陵散。——— 張先塞垣春
- 門外山川供繪畫,堂前花鳥入吟謳——— 張宜泉題芹溪居士
- 高歌懷杜曲,晚賦擬樊川——— 虞儔暇日邀王天任諸公游南坡天任有詩因次韻
- 金灶浮煙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 李嶠石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