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多少感慨從內(nèi)心涌上不能自已,忽然角聲孤單單地在夕陽下的樓上響起。
分別后對著碧山整日思念無盡,看著這些夾道的芳草,離恨又哪一年能停止住呢?
睫毛就在眼前卻總是看不見,有道有才華在身,又何必向別處追求呢?
有誰能夠比得上你張公子,以上千首詩篇蔑視那萬戶侯。
注釋
九峰樓:在今安徽貴池東南的九華門上。一作“九華樓”。
百感:指內(nèi)心種種復雜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內(nèi)心。
芳草:象征賢者。即:一作“始”。
長:一作“猶”。
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張公子:指張祜。
輕:作動詞,輕視、蔑視的意思。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問答
問:《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的作者是誰?
答: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的作者是杜牧
問: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是唐代的作品
問: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出自 唐代杜牧的《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問: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的下一句是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問: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牧名句大全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賞析
宋人計有功的《唐詩紀事》載:“杜牧之守秋浦,與祜游,酷吟其宮詞。亦知樂天有非之之論。乃為詩曰:睫在眼前人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笨芍嗽娤涤懈杏诎拙右字请y張祜而發(fā)。長慶年間(821─824),白居易為杭州刺史,張祜請他貢舉自己去長安應進士試。白居易出題面試,把張祜置于徐凝之下,使頗有盛名的張祜大為難堪。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憤慨。會昌五年(845)秋天,張祜從丹陽寓地來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兩人遍游境內(nèi)名勝,以文會友,交誼甚洽。此詩即作于此次別后。詩人把自己對白居易的不滿與對張祜的同情、慰勉和敬重,非常巧妙而有力地表現(xiàn)了出來。
這首詩純乎寫情,旁及景物,也無非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筆,傾泄了滿腔感喟。眾多的感慨一齊涌上心頭,已經(jīng)難于控制了。“角聲”句勢遒而意奇,為勾起偌多感嘆的“誘因”。這一聯(lián)以先果后因的倒裝句式,造成突兀、警聳的藝術效果?!肮缕稹倍?,警醒俊拔,高出時流甚遠。一樣的斜陽畫角,用它一點染,氣格便覺異樣,似有一種曠漠、凄咽的情緒汩汩從行間流出。角聲本無所謂孤獨,是岑寂的心境給它抹上了這種感情色彩。彳亍舊地,獨憑欄桿,自然要聯(lián)想到昔日同游的歡樂,相形之下,更顯得獨游的凄黯了。三、四句承上而來,抒發(fā)別情。對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處所;夾道的芳草──伴隨著友人遠去天涯。翠峰依舊,徒添知己之思;芳草連天,益增離別之恨。離思是無形的,把它寄寓在路遠山長的景物中,便顯得豐滿、具體,情深意長了?!胺疾荨庇质琴t者的象征?!冻o·九章·思美人》云:“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奔匆灾扔械戮?。詩人正是利用這種具有多層意蘊的詞語暗示讀者,引發(fā)出豐富的聯(lián)想來,思致活潑,宛轉關情。五、六兩句思筆俱換,由抽繹心中的懷想,轉為安慰對方。目不見睫,喻人之無識,這是對白居易的微詞?!暗婪巧硗狻保Q頌張祜詩藝之高,有道在身,又何必向別處追求呢?這是故作理趣語,來慰藉自傷淪落的詩友。自此,詩的境界為之一換,格調(diào)也迥然不同,可見作者筆姿的靈活多變。七、八句就此更作發(fā)揮。“誰人得似”即無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無以復加。末句“千首詩輕萬戶侯”補足“誰人得似”句意,大開大合,結構嚴謹。在杜牧看來,張祜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有誰及得上他的清高豁達呢?
這首詩結響遒勁,由后向前,層層揭起,恰似倒卷簾櫳,一種如虹意氣照徹全篇,化盡涕洟,并成酣暢。這種旋折回蕩的藝術腕力,是很驚人的。
一首詩里表現(xiàn)出這么復雜的感情,有紛挐的棖觸,綿渺的情思,氣類的感憤,理趣的闡發(fā)和名士所特具的灑脫與豪縱。風骨錚錚,窮極變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邁、拗峭,深于感慨的詩風,于此也可略窺究竟了。(周篤文)
- 信美亭二首躡屐上危岑,策杖臨孤嶼。來往自忘疲,於此時延佇。
- 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八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盡傳螺五色,湖邊空掛網(wǎng)千絲。
- 思越州山水寄朱慶馀窗戶潮頭雪,云霞鏡里天。島桐秋送雨,江艇暮搖煙。藕折蓮芽脆,茶挑茗眼鮮。還將歐冶劍,更淬若耶泉。
- 留別東郡諸僚友際日浮空漲海流,蟲沙龍蜃中優(yōu)游。津涯浩蕩雖難測,不見驚瀾曾覆舟。
- 暑行聞黃鸝聲人行午倦渴思冰,黃栗留鳴綠樹陰。安得故山歸燕坐,竹風窗戶一披襟。
- 惜花年少共憐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塵紅。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時不厭風。
- 離亭宴憶向吳興假守。雙溪四垂高柳。儀鳳橋邊蘭舟過,映水雕甍華牖。燭下小紅妝,爭看史君歸后。攜手松亭難又。題詩水軒依舊。多少綠荷相倚恨,背立西風回首。悵望采蓮人,煙波萬重吳岫。
- 南鄉(xiāng)子(十二首·西南乃產(chǎn)藥之地,因此故為名)真汞與真鉛。產(chǎn)在先天與后天。大要知時勤采取,玄玄。得穴何愁不作山。進火要精專。審究前弦與后弦。屯卦抽添蒙卦止,難傳。毫發(fā)差殊不結丹。
- 書觸目山以石得名,土惟山之賊。如何云此山,土石相充斥。土上而石下,無良躋有德。土實最下底,位高忝厥職?;蛟迫?,此土化為石。頑陰不堅陽,如寄暫容跡。因知造化功,不出纖毫力。君子自苦辛,小人多羽翼。念從開辟來,久矣莫變革。吾其柰此何,唧唧復唧唧。
- 黃蘗斷際禪師贊大機磅礴,大用縱橫,要掌便掌。大中天子,掌中突出,要棒便棒。濟北大樹,棒頭挺生。大唐國里只一人,千古仰之日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