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問答
問:《曉行》的作者是誰?
答:曉行的作者是張良臣
問:曉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曉行是宋代的作品
問: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磬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磬清 出自 宋代張良臣的《曉行》
問: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磬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磬清 的下一句是 路入小橋和夢過,豆花深處草蟲鳴。
問:出自張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良臣名句大全
- 玄牝頌萬物蕓蕓,各歸其根。識得根源,玄牝虛傳。
- 日喻標簽:哲理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笨蹣劧闷渎?,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睊袪T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槃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焙沃^致?孫武曰:“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蹦蠖灾?,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浮沒矣,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粽咭月暵扇∈?,士雜學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經(jīng)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 賀新郎(梅)自掃梅花下。問梢頭、冷蕊疏疏,幾時開也。間者闊焉今久矣,多少幽懷欲寫。有誰是、孤山流亞。香月一聯(lián)真絕唱,與詩人、千載為嘉話。馀興味,付來者。清癯不戀華亭榭。待與君、白發(fā)相親,竹籬茅舍。喜甚今年無酒禁,溜溜小槽壓蔗。已準擬、雪天霜夜。自醉自吟仍自笑,任解冠、落珮從嘲罵。書此意,寄同社。
- 投宿清涼寺建業(yè)衣冠集,秦淮舟楫屯。東西萬里客,朝暮兩潮渾。何處契心賞,片時清耳根。仆夫浪見問,但出石城門。
- 秦中春望鳳樓春望好,宮闕一重重。上苑雨中樹,終南霽后峰。落花行處遍,佳氣晚來濃。喜見休明代,霓裳躡道蹤。
- 遠如期遠如期,近可知。如何咫尺間,朝之所約夕背之。千言萬語托死生,轉眼已若行路人。問之何遽至如許,往往或起秋毫爭。財利誠已重,仁義誠已輕。昨日弟與兄,今日胡與秦。遠如期,古來惟是山陽范巨卿。
- 饑雪吟饑烏夜相啄,瘡聲互悲鳴。冰腸一直刀,天殺無曲情。大雪壓梧桐,折柴墮崢嶸。安知鸞鳳巢,不與梟鳶傾。下有幸災兒,拾遺多新爭。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經(jīng)營。君子亦拾遺,拾遺非拾名。將補鸞鳳巢,免與梟鳶并。因為饑雪吟,至曉竟不平。
- 旅中示同輩與君同出已多時,費盡囊金典盡衣。只待春江煙浪暖,小舟先趁白鷗歸。
- 橘萬里盤根植,千秋布葉繁。既榮潘子賦,方重陸生言。玉花含霜動,金衣逐吹翻。愿辭湘水曲,長茂上林園。
- 西江月真假兩般玄字,金公所料重遺。凡鉛縱與岳山齊。不肯假與金妻。聽說真鉛住處,他家跳在深溪。兩情恩愛事因媒。義重爭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