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73_23
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問答
問:《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的作者是誰?
答: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的作者是蘇颋
問: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是唐代的作品
問: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 出自 唐代蘇颋的《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
問: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 的下一句是 巖聲中谷應(yīng),天語半空聞。
問:出自蘇颋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颋名句大全
- 李員外寄紙筆(李伯康也,郴州刺史)題是臨池后,分從起草馀。兔尖針莫并,繭凈雪難如。莫怪殷勤謝,虞卿正著書。
- 太湖太湖我污池,茂苑我林莽。橘柚我堆盤,鱸魚我登俎。區(qū)區(qū)為蘋花,移去溪上住。終當(dāng)賦歸歟,來此臥煙雨。
- 八月十一日晨興三首端居歲已晏,杖履亦蕭然。云露窗前日,秋明樹外天。大江寒欲落,諸嶺霽逾鮮。白首無聊劇,昏昏只醉眠。
- 蘭亭序墨本文皇嗜好非聲色,偶愛蘭亭亦其癖。河南猶恐后來聞,竟使昭陵餓真跡。世閒能悟知幾人,墨本珍傳意愈勤。有似春云隱明月,光影還到行江分。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攜從大梁遠(yuǎn)。多言南渡罕曾見,大勝薛家蟬翼本。嗟我學(xué)書從少年,較計點畫分媸妍。老拈撅筆萬事懶,忽見錦軸心凄然。真行姿媚公所取,篆隸何妨更兼有。退之但作石鼓歌,談笑譏訶換鵝手。
- 偈頌八十五首九日重陽節(jié),淵明采菊時。黃花到處有,何止在東籬。
- 送劉仲起主簿劉郎鸞棲海瀕色,不減向來人姓習(xí)。凜然軀干即之溫,語恐傷人中有立。論交雖厚笑甘體,御吏以嚴(yán)無束濕。公余黃卷頻卷舒,藝圃工夫日加葺。永嘉素多君子僚,休沐新盟有清集。伯倫忽去誰鯨吸,欲挽不留情悒悒。君方年盛才有余,逸驥寧容在羈馽。期君速蹈功名機(jī),塞草連云朔風(fēng)急。
- 頌古一百首各將財本去經(jīng)營,上國如天好趁晴。未出門時先算帳,如何得到鳳凰城。
- 浣溪沙床上銀屏幾點山,鴨爐香過瑣窗寒。小云雙枕恨春閑。惜別漫成良夜醉,解愁時有翠箋還。那回分袂月初殘。
- 四月上澣日同寮約游西湖十絕清曉溟蒙雨氣濃,出關(guān)晴色便蔥蘢。層云特為詩人喜,添起山頭四五峰。
- 書左舉善秀才乞米圖乞米魯公書作帖,睎顏處士畫成圖。若教渾似侏儒飽,還有流傳翰墨無。
- 資持隨分安排了,最急應(yīng)須與道俱——— 釋延壽山居詩
- 哭君豈無辭,辭云君子人——— 白居易哭劉敦質(zhì)
- 南江兮頳石——— 江淹雜三言 悅曲池
- 不聽高譚如屑玉,強(qiáng)酬好句似登山——— 李彌遜仆與公采戶曹奉議有先世之契又舊從其伯仲游
- 同在天地中,安能測其端——— 許必勝山中雜詠
- 盡覺文章尊萬事,卻嫌官職剩雙旌。——— 薛能彭門解嘲二首
- 籬菊新開剪剪金,霜柑微露團(tuán)團(tuán)月——— 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也有孤村三兩家——— 趙構(gòu)漁父詞/漁父
- 意疑邃古初,立極扶西傾——— 程公許以堰事走永康宿金馬早行見雪山排霄極明麗因
- 行行晃蕩呼吸頃,擊纜牽確登山隈——— 程卓游金焦二山
- 8短租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