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海上仙山與神仙宮闕隔著漫漫波濤,海上旋臨和難于浮渡的水面讓人永遠(yuǎn)無法到達(dá)。
神光降臨祠宮勞你深夜叩拜,花費(fèi)如此氣力去得到天露。
你的武力能打通青海求得駿馬,卻謊說文成將軍少翁因食馬肝而死。
那才的東方朔牙如編串的貝殼,怎能讓他在長安求討奉祿供米。
注釋
漢武:即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年—前88年在位)。
蓬萊銀闕:海上仙山與神仙宮闕。傳說蓬萊、方丈、瀛洲為三神山,在大海中,有仙人和不死之藥。戰(zhàn)國時的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到秦始皇,都曾遣人往訪。漫漫:廣闊無邊的樣子。
弱水:傳說中稱險惡的難于浮渡的水面。回臨:旋臨。因有弱水回臨,故仙山不可求。
竹宮:甘泉宮(故址在今陜西淳化)中的祠宮,以竹為之,漢武帝曾在此飲拜“神光”(大約是不常見的某種天體發(fā)的光),所以說“勞夜拜”。
露漙(tuán):露多的樣子。金掌:銅制的手掌。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作承露盤,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即金掌)承“天露”,和玉屑飲之,以求長生。費(fèi)朝餐:大意說花費(fèi)如此氣力去得到朝餐(天露)。
“力通”句:漢武帝興師動眾,打通青海(即今青海湖,古亦稱西海),只是為了求得駿馬。龍種,青海所產(chǎn)駿馬,亦稱青海聰。
文成:齊人少翁以方術(shù)受漢武帝寵帝,拜為文成將軍。因弄虛作假,被殺。漢武帝恐其他方的生畏,不肯為他盡力,乃詐稱少翁是食馬肝中毒而死的,即所謂“諱”言。
“待詔”二句:西漢東方朔上書漢武帝說,臣身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白而整齊)。武帝令其待詔公車(即所謂“待詔先生”),不得重用。他又說,如臣可用,就請禮遇,否則罷之,不要讓我在長安城里要飯(即所謂“索米長安”)。作者用這個典故,有暗諷宋真宗親近佞臣方的,疏遠(yuǎn)才學(xué)之的(包括作者自己)的意思。待詔先生,指東方朔。東方朔,字曼倩,辭賦家,性格詼諧滑稽。
漢武問答
問:《漢武》的作者是誰?
答:漢武的作者是楊億
問:漢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漢武是宋代的作品
問: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fēng)欲到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fēng)欲到難 出自 宋代楊億的《漢武》
問: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fēng)欲到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fēng)欲到難 的下一句是 光照竹宮勞夜拜,露漙金掌費(fèi)朝餐。
問:出自楊億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億名句大全
漢武賞析
此詩載于西昆酬唱集,以此題唱和者共七人,人各一首,這是第一首。
漢武帝雖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但他崇信方士,一心追求長生成仙,演出了一幕幕迷信的鬧劇。而楊億生活的宋真宗朝也在為天降符瑞而忙得不亦樂乎。當(dāng)時宋與遼訂立了屈辱的澶淵之盟,王欽若向宋真宗進(jìn)言以神道設(shè)教、封禪泰山來夸示外國,并偽造天書降臨的祥瑞朝臣紛紛撰文歌功頌德,并為封禪而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戊申正月,真宗詐稱天書降,改元,且議封禪。十月,真宗登泰山而封禪,后又于四年祀汾陰后土,一時間鬧得烏煙瘴氣。詩人正是利用了歷史的這種驚人相似之處,寫出了這一諷諭深刻的詠史詩。
- 陳狎客八宮妃盡賦篇章,風(fēng)揭歌聲錦繡香。選得十人為狎客,有誰能解諫君王。
- 題雙楠軒南軒前頭兩佳木,先生撫翫常不足。尤愛薰風(fēng)五月初,白銀花開光照屋。
- 閨怨別后妝臺鏡懶開,倚門日日望書來。西風(fēng)吹過衡陽雁,雁已歸回郎未回。
- 蘇文忠潘墨詩帖贊懷絕世之清音,嘆媸妍之難諶??枘锤?,挹古人而寄心。褐黯黯以如漆,笏瑯瑯而抵金。貯冰壺其自如,渺一塵這弗侵。彼遠(yuǎn)臭以何歸,謾花柳之繁陰。姓昧昧以污人,雖千年而亦喑。予得此詩,跫然長吟。想先生之清標(biāo),契謫仙于同襟。凌九垓而神會,豈入海之可尋。方將抱月乘風(fēng),攜壺命琴。短墨帝于玄圃,挾客卿于翰林??祢T鯨而翳鳳,遂登高而俯深。執(zhí)此卷而撰杖,筮得朋于盍簪。秋露其滴,玉蜍自斟。捧詩硯之如箕,淬詞鋒之發(fā)鐔。付張李于一吷,視滄溟于蹄{左足右岑}。逸興天游,浩無古今。斗杓回光,曦車發(fā)晨。承謦欬于緒言,猶足以投微機(jī)于芥針也。
- 還李彀士雄卷河汾之會,韓晉之津。在昔王馬今何人,青衫木笏排風(fēng)塵。面如桃花髭如銀,長篇大字妙入神。關(guān)輔后輩誰等倫,四方仕宦足邅迍。歸老閿鄉(xiāng)玉澗濱,云為友兮山為鄰。森森綠槊萬霜筠,汩汩清漣飛兩輪。亭上何所見,荊山早暮來相親。齋中何所有,新舊歌詩千百首。細(xì)大搜羅萬象勞,放開日月東西走。世上兒女徒紛紛,作者須教歸老手。君不見古往今來富貴人,燦燦金章懸紫綬。金珠初入寵方深,骨肉未消名已朽。又不見李杜死來三百年,至今仰望如星斗。一聯(lián)一句掛齒牙,便同金石垂長久。乃知皇天造萬物,獨(dú)於吾輩偏加厚。還翁詩卷翁細(xì)思,豈是生平都不偶。
- 自近村歸雪晴村路尚殘泥,茅屋清寒正要低。野渡船虛飛鳥集,煙村路近蹇驢嘶。堅頑那復(fù)愁空橐,老健猶能伴架犁。蹴榻不僵君會否?更須百甕享黃齏。
- 歲稔務(wù)閒因美成都繁富岷峨俗美漢條寬,野實呈秋照露寒。賣劍得牛人息盜,乞漿逢酒里馀歡。錦波濯采霞湔浦,磑浪催輪雪沸灘。告稔不須騰驛奏,自應(yīng)銅爵報長安。
- 和酬王平甫道中見寄安危魁柄倚誰操,斂笏千官拱赭袍。能有本根持國論,豈須毫發(fā)間戎韜。征求藉藉人多困,羈旅皇皇我亦勞。棲宿與君何計得,半生飄蕩似風(fēng)毛。
- 北園籬外放步北園西出路逶迤,荊作門扉枳縛籬。鋤麥正忙人滿野,營巢未定鵲爭枝。招呼父老嘗新釀,約束兒童筑壞陂。遇興閑行便終日,隔溪績火已參差。
- 初入香山院對月 大和六年秋作。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圓時。從今便是家山月,試問清光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