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別,蓍草莖來占卜吉兇。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后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拿知道呢?
注釋
放言:言論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君:您,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辦法,方法。
決:決定,解決,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猶豫不定。
鉆龜、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鉆龜殼后看其裂紋占卜吉兇,或拿蓍草的莖占卜吉兇。這里是指求簽問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
試:試驗,檢驗。
辨:辨別,鑒別。
材:木材,這里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篡(cuàn):篡位,臣子奪取君主的權位。
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便:后。
復:又。
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為王,周公攝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說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來。后來成王發(fā)現(xiàn)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來,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亂。
王莽(mǎng):漢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奪政權之前,為了收攬人心,常以謙恭退讓示人,后來終于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
放言五首·其三問答
問:《放言五首·其三》的作者是誰?
答:放言五首·其三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放言五首·其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放言五首·其三是唐代的作品
問: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問: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的下一句是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放言五首·其三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jù)一時一事的現(xiàn)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xiàn)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jīng)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安挥勉@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么,而該用什么,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焙芎唵?,要知道事物的真?zhèn)蝺?yōu)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xiàn)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后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比绻挥眠@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jīng)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漢朝政權時,假裝謙恭,曾經(jīng)迷惑了一些人;《漢書》說他“爵位愈尊,節(jié)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跋蚴巩敵跎肀闼溃簧?zhèn)螐驼l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皼Q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zhèn)巍U鎮(zhèn)畏智辶?,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不辨真?zhèn)危┣萌恕?/p>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后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jù)。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xiàn)普遍規(guī)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 雨中花慢宴闕花倚欄郊外花,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流聲價,淚珠偷滴。從前與、花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花。今夜里、清風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 水調歌頭 代贈醫(yī)者葛道夫欲問花長生藥,花句漏有丹花砂。只今花醫(yī)國妙手,還屬葛仙家。出入圣神工巧,操縱溫涼寒熱,功用妙無涯。談笑起沉痼,闔郡萬人夸。又何必,神樓散,紫荷車。火攻更是上策,一灼補千瑕。使子聲流梁楚,使子名齊和緩,當代更誰加。金帛何足報,吾筆解生花。
-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高檻涼風起,清川旭景開。秋聲向野去,爽氣自山來。霄外鴻初返,檐間燕已歸。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 行至嚴州壽昌縣界得請許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曉傳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漬淚痕。敢恨帝城如日遠,喜聞天語似春溫。翰林惟奉還山詔,湘水空招去國魂。圣主恩深何力報,時從天末望修門。
- 簡周文顯借王有道集二首鄉(xiāng)人不識王有道,抔土空傳唐校書。聞道遺詩尚多有,典型不似晚唐余。
- 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群芳圍坐引杯長,滿目深紅間淺黃。寄語東君好憐客,水西花外慢頹陽。
- 菩薩蠻(縣齋木犀今年殊未開,而盆菊特茂盛,以晦日約客。)未觀嚴桂先觀菊。世間底事真遲速。節(jié)物苦相催。重陽便到來。白衣何處覓。沽酒邀佳客。一笑有余歡。官居終日閑。
- 和劉仲廉新年春望二首辟掠閒愁自不干,因春成老亦看看。花枝本自能時樣,燕子從前有歲寒。酒著酡顏衰似健,仗扶沙步雨猶乾。杜門何似頻還往,藉綠簪紅趁逐歡。
- 晚春臥病喜振上人見訪臥床殊舊日,窺戶易傷春。靈壽扶衰力,芭蕉對病身。道心空寂寞,時物自芳新。旦夕誰相訪,唯當揖上人。
- 寄仰山光味長者大仰禪棲處,杉松到頂陰。下來雖有路,歸去每無心。鳥道峰形直,龍湫石影深。徑行誰得見,半夜老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