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739-71
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問答
問:《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的作者是誰?
答: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的作者是李建勛
問: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是唐代的作品
問: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貪程只為看廬阜,及到停舟恨頗濃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貪程只為看廬阜,及到停舟恨頗濃 出自 唐代李建勛的《歲暮晚泊望廬山不見因懷岳僧呈察判》
問:貪程只為看廬阜,及到停舟恨頗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貪程只為看廬阜,及到停舟恨頗濃 的下一句是 云暗半空藏萬仞,雪迷雙瀑在中峰。
問:出自李建勛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建勛名句大全
- 寒食二首柳帶東風(fēng)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有時(shí)三點(diǎn)兩點(diǎn)雨,到處十枝五枝花。萬井樓臺(tái)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年年今日誰相問,獨(dú)臥長(zhǎng)安泣歲華。風(fēng)煙放蕩花披猖,秋千女兒飛短墻。繡袍馳馬拾遺翠,錦袖斗雞喧廣場(chǎng)。天地氣和融霽色,池臺(tái)日暖燒春光。自憐塵土無他事,空脫荷衣泥醉鄉(xiāng)。
- 雨夜思子虡兀兀過遙夜,悠悠擁破衾。峭寒侵病骨,殘雨滴愁心。人別易千里,書來真萬金。醉眠差似可,誰與伴孤斟?
- 陽羨雜詠十九首。清輝堂野人心地本無機(jī),為愛茅檐倚翠微。盡日尊前誰是客,秋山含水有清輝。
- 題趙仲穆山水二首綠林紅樹石崢嶸,有客攜琴訪友生。今夜西軒風(fēng)月好,殷勤為我鼓商聲。
- 臨江仙·暮春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縈牽。斷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 頌古五十七首云居道何必,興化道不必。興化道不必。眼若不開,夢(mèng)中叫屈。
- 書山人居溪叟山居不計(jì)年,半欹茅屋倚云邊。竹溝旋引高源水,灌得門前數(shù)畝田。
- 偈頌八十五首三張白紙,千里同風(fēng),此是古人吃不盡底涎唾。爭(zhēng)如瑞巖,將個(gè)季春極暄,換個(gè)孟夏漸熱。
- 送金約山歸洞霄門掩冷云堆,推敲更有誰。不忘分芋約,來趁折梅期。聽雪連宵話,傷時(shí)幾首詩。侵晨催返棹,猿鶴報(bào)先知。
- 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誅茅斬惡木,眾卉方以朋。掘沙到沮洳,方復(fù)見此澄??蛠砘挟惥?,物象初不增。以此自誑目,果下能日乘。
- 君聽去鶴言,哀哀七絲弦——— 孟郊去婦
- 古人豈難到,顧我力行爾——— 趙蕃論詩寄碩父五首
- 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奪劉傾渠不顧——— 李呂登賦堂
- 海水可盡山可平,人心何日息營(yíng)營(yíng)——— 滕岑短歌行
- 荀公道在馨香遠(yuǎn),謝傳情高世俗疏——— 李至再獻(xiàn)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韻庶達(dá)下情蓋采群情
- 家庭椿樹正蒼然。——— 趙彥端浣沙溪/浣溪沙
- 天賦經(jīng)綸滿壯懷,飽於敭歷老其才——— 李曾伯徐介卿赴召經(jīng)筵二詩送之
- 天寶政事何披猖,使典相國胡奴王——— 陸游題明皇幸蜀圖
- 前度劉郎易老,舊時(shí)飛燕難尋——— 史深木蘭花慢
- 縱百種避愁,愁早知處。——— 方千里掃花游/掃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