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太陽西斜,光亮灑落到搭著稀疏的葦蓬的小船里。我獨自吟詩了大半天卻還是沒有過江。
能夠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鷺鷥鳥了。它們不時地彎起一只腳,靜靜地單足站在船窗邊,似乎在聆聽著吟誦。
注釋
①吳松江:又名吳江,即今流經蘇州、上海等地的蘇州河。
②孤吟:獨自吟詠。
③鷺鷥(lù sī):又叫鸕鶿,一種水鳥。
④我意:作者心中所想的心事。
⑤翹足:舉足,抬起腳來。
泛吳松江問答
問:《泛吳松江》的作者是誰?
答:泛吳松江的作者是王禹偁
問:泛吳松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泛吳松江是宋代的作品
問: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出自 宋代王禹偁的《泛吳松江》
問: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的下一句是 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問:出自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泛吳松江賞析
這首小詩遣詞用字極為平易簡淡,狀物抒情活潑生動。它出現在“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艷冶”的宋初,尤為難得,也傳達了詩人高潔不俗的精神情趣。
第一、二兩句描繪了夕陽西下,余暉斜照,江面上飄著一只搭有葦蓬的小船,“半日”說明小船已經飄蕩很久了,坐在船艙里的詩人通過蓬頂透下的日光,也知道天色已晚,時近黃昏。從江面的吟誦聲中可以看出,此刻詩人既無意過江又不急于返岸。這吟誦聲在這風平浪靜、薄霧降臨的江面上顯得格外清晰。無人欣賞與唱和,是那樣的孤寂,從而看出江面只有作者一人一舟。這兩句描繪了一幅有聲的圖畫,畫面孤寂而冷清。
第三、四兩句,寫盡詩人孤獨之感,那一只只單足翹立、曲頸對窗的鷺鷥,仿佛理解人情、通曉事理。他們靜靜地佇立著,不時伸頭探腦窺視者船艙里的詩人,似乎在聆聽詩人吟誦。伴隨著詩人泛舟,詩人于是對它們傾訴衷腸。詩人之“意”就是直道而行及“成敗觀千古,施張在思維”(《滴居感事》)的抱負,“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三黜賦》)的決心,以及“薄宦苦流離,壯年心更衰”(《春日官舍偶題》)的苦悶等,詩人的“意”是復雜的,而這里用“唯有”二字重重勾勒,則他人不知“我意”,不言而喻。憤懣之氣、寂寞之心見于言外。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尋味余地。同時鷺鷥便是詩人的知音,所以他逗留船上半日孤吟未過江,他要把所有的“意”向鷺鷥傾訴?!霸娨云嫒樽?,反常合道為趣”,詩人的這種寫法正符合此刻他的心境。后兩句通過寫鷺鷥對他有情,從而表現他對鷺鷥的喜愛和對污濁官場的厭惡,正反映了人世對他的無情以及孤獨的處境,這正是這首詩的“奇趣”之所在。[1] [4]
此詩以動靜結合的特點著力渲染寫景,人與野禽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使詩意與畫意相互生發(fā),趣味雋永,引人無限想遐思,風格樸素而饒有風韻,自然而頗見情趣清新悅目。
-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 宿大泉遇雨我行??嘤晗嚯S,旱甚民心若倒垂。坐久云容膚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 題惠山園八景 尋詩徑巖壑有奇趣,煙云無盡藏。石欄遮曲徑,春水漾方塘。新會忽于此,幽尋每異常。自然成迥句,底用錦為囊?
- 葬西施挽歌西望吳王國,云書鳳字牌。連江起珠帳,擇地葬金釵。滿地紅心草,三層碧玉階。春風無處所,凄恨不勝懷。
- 答黃充我無置錐君立壁,舂黍作麋甘勝蜜。綈袍不受故人意,藥餌肯為兒輩屈。割白鷺股何足難,食盧鶿肉未為失。暮年五斗得千里,有愧寒檐背朝日。
- 湖上被水有感二首汲汲湖上叟,種瓜湖上園。晨夕自抱甕,長此蒼玉丸。所希烈日中,消彼行人袢。垂垂一月雨,平陸白浪翻。屋廬且已沒,根蒂那復存。初心竟何如,天意吾奚言。
- 滿江紅 錢舜舉桃花折枝前度劉郎,重來訪、玄都燕麥?;厥椎亍迪沅N盡,暮云低碧。啼鳥猶知人悵望,東風不管花狼籍。又凄凄、紅雨夕陽中,空相憶。繁華夢,渾無跡。丹青筆,還留得?;幸恢ΤR姡蕡@春色。塵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遠誰能覓。但有山、可隱便須歸,栽桃客。
- 補樂歌十首。大濩(《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誰護育。圣人生兮,天下和。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白鹽危嶠北,赤甲古城東。平地一川穩(wěn),高山四面同。煙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風。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東屯復瀼西,一種住青溪。來往皆茅屋,淹留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無蹊。若訪衰翁語,須令??兔?。道北馮都使,高齋見一川。子能渠細石,吾亦沼清泉。枕帶還相似,柴荊即有焉。斫畬應費日,解纜不知年。牢落西江外,參差北戶間。久游巴子國,臥病楚人山。幽獨移佳境,清深隔遠關。寒空見鴛鷺,回首憶朝班。
- 拒霜盛開拒霜秋后散紅葩,賸有風光到我家。堤上晚來相照耀,分膽一片赤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