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385-59
送吳煉師歸王屋問答
問:《送吳煉師歸王屋》的作者是誰?
答:送吳煉師歸王屋的作者是張籍
問:送吳煉師歸王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吳煉師歸王屋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吳煉師歸王屋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玉陽峰下學長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玉陽峰下學長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出自 唐代張籍的《送吳煉師歸王屋》
問:玉陽峰下學長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玉陽峰下學長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的下一句是 獨戴熊須冠暫出,唯將鶴尾扇同行。
問:出自張籍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籍名句大全
- 春蔬新春書劍滯江城,又見南蔬入旅羹。關心太昊祠前路,小甲連畦帶雪晴。
- 和答詩十首。和雉媒吟君雉媒什,一哂復一嘆。和之一何晚,今日仍成篇。豈唯鳥有之,抑亦人復然。張陳刎頸交,竟以勢不完。至今不平氣,塞絕泜水源。趙襄骨肉親,亦以利相殘。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況此籠中雉,志在飲啄間。稻梁暫入口,性已隨人遷。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為媒拙,不足以自全。勸君今日后,養(yǎng)鳥養(yǎng)青鸞。青鸞一失侶,至死守孤單。勸君今日后,結(jié)客結(jié)任安。主人賓客去,獨住在門闌。
- 送伯才伯仲之官浣花溪頭春可憐,兩鳧一鳧飛上天。曉窗清凈易一卷,兄弟過午無炊煙。大鳧白首古上人,小鳧綠鬢東風前。簡書不畏畏泥滓,黃金污人須棄捐。故山民病公所見,門前萬里東吳船。曩時雷電泣真宰,后世兒女成嫣然。人生固有浪自許,毛發(fā)便窺肝膽全。主家無地置弦索,妾身已為他人妍。相攜感慨一墜淚,唯我與汝非同年。出門大笑亦不惡,此意嘿寄飛鴻邊。
- 京兆杜嬰大醇能讀書其言近莊其為人曠達而廉蕭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貧。避囂依市井,蒙垢出埃塵。接物工齊物,勞身恥為身。傷心宿昔地,不復見斯人。
- 行香子晚綠寒紅,芳意匆匆。惜年華、今與誰同。碧云零落,數(shù)字征鴻??翠旧彽?,宮扇舊,怨秋風。流波墜葉,佳期何在,想天教、離恨無窮。試將前事,閑倚梧桐。有消魂處,明月夜,粉屏空。
- 吳張纮東部張公與眾殊,共施經(jīng)略贊全吳。陳琳漫自稱雄伯,神氣應須怯大巫。
- 蠟梅三絕林下雖無傾國艷,枝頭疑有返魂香。新妝未肯隨時改,猶是當年漢額黃。
- 介亭餞楊杰次公籃輿西出登山門,嘉與我友尋仙村。丹青明滅風篁嶺,環(huán)佩空響桃花源。前朝欲上已蠟屐,黑云白雨如傾盆。今晨積霧卷千里,豈畏觸熱生病根。在家頭陀無為子,久與青山為弟昆。孤峰盡處亦何有,西湖鏡天江抹坤。臨高揮手謝好住,清風萬壑傳其言。風回響答君聽取,我亦到處隨君軒。
- 剡溪道中五首心隨天末江波遠,愁似沙津柳帶長。向晚飛花度墻影,半晴煙雨發(fā)山光。
- 清景堂公外捐塵慮,閑中見物情。蕉花紅炬密,竹節(jié)粉環(huán)輕。燕泊簾鉤語,蜂尋筆架鳴。靜能知此趣,吃吃笑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