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茂盛蔥翠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底,風(fēng)中低垂搖擺著的小樹生長在山頂上。
由于生長的地勢高低不同,山頂徑寸的小樹,卻能遮蓋百尺之松。
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獲得權(quán)勢,有才能的人卻被埋沒在下級官職中。
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
漢代金日磾和張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遺業(yè),子孫七代做了高官。
馮唐難道還不算是個奇?zhèn)サ娜瞬艈??可就因為出身微寒,等到白頭仍不被重用。
注釋
郁郁:嚴(yán)密濃綠的樣子。澗:兩山之間。澗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br />離離:下垂的樣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樹?!?br />彼:指山上苗。徑:直徑。徑寸:直徑一寸。徑寸莖:即一寸粗的莖。
蔭:遮蔽。此:指澗底松。條:樹枝,這里指樹木。
胄:長子。世胄:世家子弟。躡(niè聶):履、登。
下僚:下級官員,即屬員。沉下僚:沉沒于下級的官職?!?br />“地勢”兩句是說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br />金:指漢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漢武帝到漢平帝,七代為內(nèi)侍。(見《漢書·金日傳》)張:指漢張湯,他家自漢宣帝以后,有十余人為侍中、中常侍?!稘h書·張湯傳贊》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貴寵,比于外戚?!逼呷~:七代。珥(ěr耳):插。珥漢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這兩句是說金張兩家的子弟憑借祖先的世業(yè),七代做漢朝的貴官。
馮公:指漢馮唐,他曾指責(zé)漢文帝不會用人,年老了還做中郎署長的小官。偉:奇。招:招見。不見招:不被進用。這兩句是說馮唐難道不奇?zhèn)?,年老了還不被重用。以上四句引證史實說明“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況,是由來已久。
詠史·郁郁澗底松問答
問:《詠史·郁郁澗底松》的作者是誰?
答:詠史·郁郁澗底松的作者是左思
問:詠史·郁郁澗底松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詠史·郁郁澗底松是魏晉的作品
問: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出自 魏晉左思的《詠史·郁郁澗底松》
問: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的下一句是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問:出自左思的名句有哪些?
答:左思名句大全
詠史·郁郁澗底松賞析
這首詩寫在門閥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為出身寒微而受到壓抑,不管有無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jù)要位,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晉書·劉毅傳》)的不平現(xiàn)象。“郁郁澗底松”四句,以比興手法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人間的不平。以“澗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僅有一寸粗的山上樹苗竟然遮蓋了澗底百尺長的大樹,從表面看來,寫的是自然景象,實際上詩人借此隱喻人間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會內(nèi)容。形象鮮明,表現(xiàn)含蓄。中國古典詩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詩之前,如劉楨的《贈從弟》;在此詩之后,如吳均的《贈王桂陽》,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內(nèi)涵是十分豐富的。
“世胄躡高位”四句,寫當(dāng)時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jù)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卻沉沒在低下的官職上。這種現(xiàn)象就好像“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使他們?nèi)绱?,由來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詩歌由隱至顯,比較明朗。這里,以形象的語言,有力地揭露了門閥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現(xiàn)象。從歷史上看,門閥制度在東漢末年已經(jīng)有所發(fā)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對門閥統(tǒng)治起了鞏固作用。西晉時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繼續(xù)實行,門閥統(tǒng)治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其弊病也日益明顯。段灼說:“今臺閣選舉,涂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jù)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即當(dāng)涂之昆弟也,二者茍然,則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沉者哉!”(《晉書·段灼傳》)當(dāng)時朝廷用人,只據(jù)中正品第,結(jié)果,上品皆顯貴之子弟,寒門貧士仕途堵塞。劉毅的有名的《八損疏》則嚴(yán)厲地譴責(zé)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實,務(wù)依黨利;不均稱尺,務(wù)隨愛憎。所欲與者,獲虛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強弱,是非由愛憎。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則削下,興則扶上,一人之身,旬日異狀,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xié)登進,附托者必達,守道者困悴,無報于身,必見割奪;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暨時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時,實為亂源,損政之道一也?!保ā稌x書·劉毅傳》)這些言論都反映了當(dāng)時用人方面的腐敗現(xiàn)象。左思此詩從自身的遭遇出發(fā),對時弊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金張藉舊業(yè)”四句,緊承“由來非一朝”。內(nèi)容由一般而至個別、更為具體。金,指金日磾家族。據(jù)《漢書·金日磾傳》載,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內(nèi)侍。張,指張湯家族。據(jù)《漢書·張湯傳》載,自漢宣帝、元帝以來,張家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寵貴,比于外戚”。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馮公,即馮唐。他是漢文帝時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長這樣的小官。這里以對比的方法,表現(xiàn)“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體內(nèi)容。并且,緊扣《詠史》這一詩題。何焯早就點破,左思《詠史》,實際上是詠懷。詩人只是借歷史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無情地揭露和抨擊而已。
這首詩哪里只是“金張藉舊業(yè)”四句用對比手法,通首皆用對比,所以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生動。加上內(nèi)容由隱至顯,一層比一層具體,具有良好的藝術(shù)效果。
-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風(fēng)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 次韻外舅黃虞卿為愛山園好八首為愛山園好,芳籬占一涯。自耘三徑草,不斷時四花。柳絮風(fēng)中雪,芙蓉水上霞。銀潢何處是,不擬問仙槎。
- 四明山中十絕仙山仙在人間不易尋,當(dāng)時已道是山深??蓱z華表標(biāo)題處,夜夜猿啼楓樹林。
- 天啟惠酥淺黃拂拂小鵝雛,色好從來說雍酥?;ú萜伺畠菏?,緘封枉八野人廚。細(xì)涂麥餅珍無敵,雜煉豬肪術(shù)最迂。臠肉便知全鼎味,它時不用識醍醐。
- 浣溪沙江上秋高風(fēng)怒號。江聲不斷雁嗷嗷。別魂調(diào)遞為君銷。一夜不眠孤客耳,耳邊愁聽雨蕭蕭。碧紗窗外有芭蕉。
- 點絳唇當(dāng)日相逢,枕衾清夜紗窗冷。翠梅低映。汗?jié)裣闳?。美滿風(fēng)情,結(jié)下無窮恨。憑誰問。此心難盡。說與他爭信。
- 和黃彥華帥機六言十首骯臟倚門如敖,滑稽玩世非顛。坡即崇寧奎宿,白是開元謫仙。
- 出郊觀稼數(shù)月兩出郊,勸農(nóng)復(fù)觀稼。始言麥壟春,今已稻畦夏。女紅彩紝余,丁黃耘耔暇。暄涼雖不齊,晴雨倏忽乍。百豐未為多,一歉誠所怕。蠲逋廣上恩,平糶裁米價。毫發(fā)可及民,豈不念夙夜。昔有王長官,筑堰它山下。惠利久益博,神靈此其舍。泓深或龍蟄,堅屹無蟻罅。定為三七分,釃為數(shù)十汊。石梁貫云濤,誰敢著足跨。流沙從何來,疑有物驅(qū)駕。人力幾淘浚,壅淤仍障壩。旦功終此惠,運河沙而變化。視古誰比方,鄭白其流亞。
- 常祀五享三首奕奕清齋,昭穆定位。霜露增感,粢盛潔祭。神靈來格,福祉攸暨。追孝奉先,本支百世。
- 西城行閒蹤無滯留,有興即行樂。崎嶇歷重丘,窈窕窮遠(yuǎn)壑。遂步西城道,修墉帶高閎。門前高梐枑,喧喧歌吹聲。老人咨嗟予故,園林曾是前人墓。予謂老人置勿論,自古廢興何定據(jù)。今人歡樂寧長保,后人還為傷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