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漂泊他鄉(xiāng)多年,已是心中愁苦人憔悴。故人相逢,二人感情依然深厚。剛重逢又要馬上分離,何等的倉促,怎么忍心唱那凄切的《陽關》曲!
我本就是漂泊在外的人,現(xiàn)在還要送漂泊之人遠去。愁苦無邊無際,秋蟬哀鳴,回首遙望,暮色一片蒼茫。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詞調(diào)最早見于南唐馮延已的《陽春集》,又名十八香、沙頭雨、南浦月、尋瑤草、萬年春、點櫻桃。此曲句式上片為四七四五,下片為四五三四五。人聲韻,上下片首句均不押韻。
管倅(cuì):其人不詳,據(jù)詞中推測,應是作者好友。倅,對州郡副貳之官的稱呼。
憔悴:指作者現(xiàn)在困苦的樣子。
天涯:此指他鄉(xiāng)。
無據(jù):即無端、無邊無際之意。
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問答
問:《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的作者是誰?
答: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的作者是趙彥端
問: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是宋代的作品
問: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出自 宋代趙彥端的《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
問: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的下一句是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問:出自趙彥端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彥端名句大全
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賞析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久別重逢后卻要分離,那種苦痛是難以表達的。唐代詩人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云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云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更有明朝恨,離懷惜共傳 ?!倍技氈碌乇磉_出那種因乍見時大喜過望而別離時卻悲苦加倍的心情。趙彥端也不例外。
他聯(lián)想起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著名詩句 。后來以此詩譜入樂府 ,名《陽關曲》,為送別之歌。但作者此時連唱《陽關》的心情也沒了,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客中送別,比王維居長安送友人西行時還更多了一層愁苦。因此,這兩句很自然地過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嘆了?!俺顭o據(jù) 。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睙o據(jù),即無端、無邊無際之意。這無邊無際的愁苦,該怎樣形容呢?詞人巧妙地將它融入于景物描寫之中,用凄切的寒蟬和暗淡的夕陽光將它側面烘托出來?!昂s鳴”為聲 ,“斜陽暮”為色;前者作用于聽覺,后者作用于視覺。這樣通過聲色交互而引起讀者諸種感覺的移借 ,派生出無窮無盡的韻味來。清人吳衡照說得好:“言情之詞,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沉流美之致。”(《蓮子居詞話》卷二)否則,若只是“愁呀!愁呀”地嘮叨不停,就難免有粗俗淺露之弊了。
紀昀評趙彥端《介庵詞》說 :“多婉約纖秾,不愧作者 ?!保ā端膸烊珪偰刻嵋肪硪痪虐耍┑嗽~婉約而不“纖秾”,通篇未用一纖秾詞語,僅用的“陽關”一典也為一般讀者所熟知;不失為一首風格淡雅而兼委曲的佳構。
-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里仁無外事,徐步一開顏。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秋風傾菊酒,霽景下蓬山。不用投車轄,甘從倒載還。
- 詩三首心間增道氣,忍事敵災屯。謹言終少禍,節(jié)儉勝求人。
- 送周府尹三首樂土豐年舊觀不,使君心事最相關。只因標致清于水,便有聲名重若山。一室爐香書史畔,萬家杯酒管弦間。漢庭選表虛公府,白玉鳴珂未許攀。
- 哭裘司直筑室西山下,孤標未易親。長閑如野鶴,偶出似祥麟。屬者陪髦士,嗟呼瘞玉人。北風吹老淚,空滴暮江濱。
- 陳正仲提刑制勘甫畢首過小樓既出新詩仍惠手才將疑獄決春秋,便顧居鄉(xiāng)馬少游。犯斗海槎光斗野,應星漢節(jié)照星樓。法書飛動鸞窺沼,韻語清高鶴唳洲。田父鄰家爭借問,頃來重客有今不。
- 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劉自昭)望月眼穿東,云幕千里。有時推出賴他風。恰似玉環(huán)猶未竇,得恁玲瓏。誰在華山峰,一半天中。君逾五十我成翁。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難逢。
- 梁三朝雅樂歌 俊雅 三重列北上。分庭異陛。百司揚職。九賓相禮。齊宋舅甥。魯衛(wèi)兄弟。思皇藹藹。羣龍濟濟。我有嘉賓。實惟愷悌。
- 頌證道歌證道歌境靜林閒獨自游,端威無動體皆周。元來不管他人事,任彼橋流水不流。
- 儀真道中三首旋搗香杭炊玉粒,飽肥鮮鯽膾銀絲。它年虛費太官粟,到得江頭已恨遲。
- 用明發(fā)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安詩無恙時,學行超輩儕。華屋落丘山,百憂滿人懷。此士如不亡,仲子抱奇材。不獨典刑在,神明還觀來。
- 10全壘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