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蓓蕾:花含苞。
金粟:指桂花,這里形容燈芯結(jié)蘂。
安榴:石榴原名安石榴,以西域安石國榴種得名。
羯鼓:出于胡中,狀如漆桶,兩頭蒙革,以雙鼓捶擊之亦稱兩杖鼓。
柳梢青 燈花問答
問:《柳梢青 燈花》的作者是誰?
答:柳梢青 燈花的作者是張林
問:柳梢青 燈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柳梢青 燈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柳梢青 燈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出自 宋代張林的《柳梢青 燈花》
問: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的下一句是 半顆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薔薇。
問:出自張林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林名句大全
柳梢青 燈花賞析
詞中吟詠的油燈結(jié)花為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古來題詠燈花的作品也層出不窮,但張林的這首詞卻能不落俗套,新穎別致,讀來饒有情味。
上片刻畫燈花,連用五個比喻,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燈花在不斷變化中呈現(xiàn)出的千種姿態(tài)、萬種風情。
“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卑子裰Γ赴咨臒粜静?。前兩句說,燈蕊在不經(jīng)意間結(jié)花,它最初如花蕾般含苞待放?!敖鹚凇?,桂花的別名,這里形容燈花。韓愈《詠燈花同侯十一》云:“黃里排金粟,釵頭綴玉蟲?!贝朔N比喻在燈花描寫上用得是最為普遍,本詞是以它來描摹燈花初結(jié)成時的形狀。下面三句,句句比喻,形容燈花的三種不同景象?!鞍腩w安榴,一枝杏,五色薔薇”。安榴,即石榴。石榴來自西域的安國,由張騫出使時帶回,故又名安石榴。燈花越結(jié)越老,形狀不斷變化,它先是碎小如桂花,繼而大如繡球般的石榴,再變成鮮艷濃的杏花,最后變得如薔薇花般色彩絢爛斑駁?!鞍腩w”、“一枝”、“五色”,這三個數(shù)量詞,從小到大,依次遞增,既寫出了燈花的變化過程,將其各種姿態(tài)刻畫地生動形象。
上片可說是用實筆摹繪燈花由初綻到盛開的過程,下片則是以虛筆來稱贊燈花之美,簡直可稱巧奪天工。
“何須羯鼓聲催。銀釭里、春工四時?!濒晒?,用唐南卓《羯鼓錄》記載的唐玄宗敲擊羯鼓,催開含苞欲放的柳杏的典故。唐玄宗此舉在于夸耀人工能巧奪造化,而本詞則反其意而用之。銀燈(釭即銀燈)。里點燃的燈芯草會結(jié)花,它并不需要人工的催喚,好像其中自有造化的四時功能。作者從另一方面贊美燈花的富于變化,似有造化之功。“卻笑燈蛾,學他蝴蝶,照影頻飛”。燈蛾撲火,與蝴蝶燈花,兩者本來并不相干,但燈草既成燈花因而兼具兩者的特點。作者有意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并主要側(cè)重蝴蝶戲花的方面。因此,運筆就將蝴蝶戲花加以此附。燈花既然是花,就應是蝴蝶戲嬉之物。有趣的是,燈蛾竟然學起蝴蝶來,不斷地在燈花周圍蹁躚飛舞,作者運筆俏皮,貌似揶揄燈蛾,卻靈巧傳神地贊美了燈花的麗若群芒。
這首詞運用博喻手法,寫得奇巧生動,俏皮有趣。雖無深情遠意,但較之其他詠物詞講窮比興寄托、筆致幽深、多愁善感的格調(diào)來,可算是別具一格,清新雋秀。
- 城上晚思獨憑危堞望蒼梧,落日君山如畫圖。無數(shù)柳花飛滿岸,晚風吹過洞庭湖。
- 謝張慵庵文煥見訪兩年夢寐記冰姿,再挹豐標勝舊時。形穢自憐吾更老,味同乃幸獨相知。幽花野竹頻移座,薄酒清茶共說詩。晚色柴門掛新月,玉驄欲上步猶遲。
- 高郵忽見叔易嵩山下所寄絕句次韻和之舊所作我憶故人頭更白,故人夢我眼猶青。重湖疊浪君知否,政似當年翻水經(jīng)。
- 感春十三首仲春漸燠沐,攄散常遠步。獨穿林下蹊,斜轉(zhuǎn)竹間嶼。鳴泉競漱石,迸筍或妨路。吹衣信和風,濯足解雙履。深行意益愜,默坐憩亦屢。野花迎客來,啼鳥驚我去。群鳴投樹鴉,獨下過溪鷺。晴霞送斜日,歷歷星已布。娟娟新月彎,稍稍山已暮。用此遣朝昏,誰謂非尺素。
- 牡丹初開東君環(huán)轍百花間,次第行春到牡丹。蜂嘴噆花不覺,一枝先破紫金盤。
- 送胡季昭謫象郡廬陵一小郡,百歲兩胡公。論事是小異,處心應略同。有書莫焚稿,無恨豈傷弓。病愧不遠別,寫詩霜月中。
- 懷子兼弟時在寧江赴試江晚微收潦,乘流久已歸。沈郎正多病,水帝有余威。鴻雁幾時到,脊鴒相背飛。題書問行李,東望獨依依。
- 送惠州押監(jiān)一聲鳴雁破江云,萬葉梧桐卷露銀。我自飄零足羈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 游九鎖山九鎖非凡境,煙云路不分。山寒長帶雨,洞古不收云。夜宿聽林鶴,晨炊摘野芹。黃冠皆好事,添注石爐熏。
- 合溪新亭每到雙溪興自招,新亭況是隔丹囂。水中山色都如畫,風里湍聲卻似潮。欹枕幾回眠盡夜,憑欄不厭立終朝。人生何用千鐘酒,萬古間愁向此消。
- 10奇跡冒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