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jié)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姬昌受封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為三份,他有其中的兩份。
整治貢品來進奉,不失臣子的職責。只因為崇侯進讒言,而蒙冤受拘禁。
后因為送禮而赦免,受賜斧鉞征伐的權(quán)力。他被孔丘稱贊,品德高尚地位顯。
始終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傳遍。齊桓公擁周建立功業(yè),存亡繼絕為霸首。
聚合諸侯捍衛(wèi)中原,匡正天下功業(yè)千秋。號令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為磊落不欺詐,美德流傳于身后??鬃淤澝例R桓公,也稱贊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賜肉與桓公,命其無拜來接受。桓公稱小白不敢,天子威嚴就在咫尺前。
晉文公繼承來稱霸,親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賞賜豐厚,儀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晉文公聲望鎮(zhèn)諸侯,從其風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傳遍,名聲僅次于齊桓公。佯稱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陽,因此大眾議論紛紛。
注釋
貢獻:謂進奉,進貢。節(jié):禮儀、規(guī)矩、紀律。墜,失去。一作“隆”。
見:被。赦原:赦免原諒其過。
斧鉞(yuè),古代兵器。古代軍法用以殺人的斧子。專征,古代帝王授予諸侯,將帥掌握軍旅的特權(quán),不待天子之命,得自專征伐。
仲尼,孔子字。
殷:朝代名,即商。
不以兵車:指齊桓公稱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主要靠的完全落實了取信于諸侯和周室的如前所述的八條得力措施。
譎(jué):詭詐。
夷吾:即管仲,春秋時期政治家。
廟胙(zuò):祭祀用的肉。胙,古代祭祀時供的肉。
小白:齊桓公名。爾:這樣。
天威:天子的威嚴。在顏:即不違顏意,即特別親切地感受到了天子的威嚴。咫(zhǐ)尺:指距離很近。
圭瓚(zàn):古代的一種玉制酒器。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彤弓,朱紅色的弓。古代諸侯有大功時,天子賞賜弓矢,使“專征伐”。
廬弓:形似戟的一種弓。矢千:一千支箭。矢,即箭。
虎賁(bēn):勇士,武士。
亞:次于。
河陽:古縣名,春秋晉邑(今河南孟縣西)。
是:一作“是以”。紛葩(p?。阂嘧鳌胺逸狻?。多貌,盛貌。葩,花。
短歌行問答
問:《短歌行》的作者是誰?
答:短歌行的作者是曹操
問:短歌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短歌行是魏晉的作品
問: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出自 魏晉曹操的《短歌行》
問: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的下一句是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問:出自曹操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操名句大全
短歌行賞析
《周西伯昌》,學術(shù)界也難以確定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只能大致推斷為建安十七年(212)至二十二年(217)之間。
- 記閑白云堆里看青山,猿鳥為鄰日往還。黃綺后身應我是,再來依舊一生閑。
- 孔明二首古今深忌仇為兵,及霤師臣要力爭。白帝敗歸思孝直,端知難抗魏元成。
-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昔帝高辛,先禖筆祀。爰揆仲陽,式祈嘉祉。陳之科牲,授以弓矢。敷祐皇宗,施于孫子。
- 月坡亭李耆明見菊初陽散微和,晞露耿余明。引花吸其精,助我養(yǎng)修齡。人生憑化遷,日夜枯與榮。聊為寂寞游,放此真率情。
-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眾水爭流赴硤中,輕舟東下疾飛鴻。流金不信人間熱,知有長江萬里風。
- 趙季茂通判惠詩走筆奉和十篇草堂無不宜,猶記樂天詩。尚有驚猿怨,莫教司馬知。上宮仙闕近,左蠡客帆吹。欲涉窮陘步,茲狂何悔為。
-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開,作長短句詠之)十年花底承朝露??吹浇蠘?。洛陽城里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胭脂睡起春才好。應恨人空老。心情雖在只吟詩。白發(fā)劉郎孤負、可憐枝。
- 贊胡家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他族未聞有,朕今止見胡。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我此潑天門戶,大地一綱俱收。若是祥麟瑞鳳,從教戴角擎頭。
- 丑奴兒(瑞香)臘后春前別一般。梅花枯淡水仙寒。翠云裘著紫霞冠。仙品只今推第一,清香元不是人間。為君更試小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