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讎古史二首
處士妄談紛戰(zhàn)國(guó),專門阿黨蔽西京。
塵沙滌蕩川歸海,故實(shí)符同史與經(jīng)。
夢(mèng)奠老人遺意得,麾天巨刃不留行。
校讎古史二首問答
問:《校讎古史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校讎古史二首的作者是蘇籀
問:校讎古史二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校讎古史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炎犧分紀(jì)到先秦,散脫前聞待發(fā)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炎犧分紀(jì)到先秦,散脫前聞待發(fā)明 出自 宋代蘇籀的《校讎古史二首》
問:炎犧分紀(jì)到先秦,散脫前聞待發(fā)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炎犧分紀(jì)到先秦,散脫前聞待發(fā)明 的下一句是 處士妄談紛戰(zhàn)國(guó),專門阿黨蔽西京。
問:出自蘇籀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籀名句大全
- 端午命童采藥清薰一枕暑初炎,彩索年符懶重拈。天上賜衣無媚骨,山中采藥有長(zhǎng)髯。扶衰底要三年艾,用拙何嗟六日蟾。惟有昌陽堪引壽,一杯泛玉不妨添。
- 春色滿皇州何處春輝好,偏宜在雍州?;鲓A城道,柳暗曲江頭。風(fēng)軟游絲重,光融瑞氣浮。斗雞憐短草,乳燕傍高樓。繡轂盈香陌,新泉溢御溝?;乜慈沼?,還騎似川流。
- 次韻仲信留別倦游再閏入都門,喜見隆興詔令新。功業(yè)詎堪銘日觀,龍鐘空嘆倚天津。題詩竹閣逢寒食,修禊蘭亭及暮春。我欲扁舟成泛宅,五湖煙月伴漁人。
- 詠田家 / 傷田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 讀楚世家喪歸荊楚痛遺民,修好行人繼入秦。不待金仙來震旦,君王已解等冤親。
- 又即事二首放逐誰曾為解驂,自治蕪穢墾山南。西疇會(huì)有兩歧麥,東府底須三寸酣。芋美尤于饑后覺,欖甜少待味回參。采薇散發(fā)無窮樂,寄語癡人勿豢酣。
- 望江南秋夜永,月影上闌干。客枕夢(mèng)回燕塞冷,角聲吹徹五更寒。無語翠眉攢。天漸晚,把酒淚先彈。塞北江南千萬里,別君容易見君難。何處是長(zhǎng)安。
- 漁家傲息來。西土紋成東土壤。星飛一點(diǎn)千葉界。勿訝神魂生去快。無遮礙。樂邦只在同居內(nèi)。八德池深華又大。跏趺端坐蓮華載。耳聽法音心悟解。低頭拜。從今跳出胞胎外。
- 鄭檢法重九病起送酒索詩聞道臺(tái)參早,交親喜可知。猶能白衣酒,相勸菊花時(shí)。帶剩如干眼,梳添幾寸絲。風(fēng)騷足材料,何必項(xiàng)斯詩。
- 桃源木缺橋橫一徑微,斷煙殘靄晚霏霏。十年倦客明雙眼,五月游人換夾衣。翠峽束成寒練靜,蒼崖濺落素鮫飛。爾來自笑癡頑甚,著處吟哦不記歸。
- 小雨不傷月,西風(fēng)忽破云——— 陳某夜歸
- 曾為兵卜溷神聽,不信名山事火攻——— 周麟之破虜凱歌二十四首
- 不同淵明田潠,即效龜蒙耕甫里——— 趙蕃成父來自玉山審知有送行詩且以見及次韻
- 亂結(jié)羅紋照襟袖,別含瓊露爽咽喉。——— 曹松南海陪鄭司空游荔園
- 舊來論議多遺落,新出傳聞或異同——— 呂祖謙蘇仁仲計(jì)議挽章二首
- 瘦田未足終年計(jì),濁酒誰供清旦嘗——— 蘇轍甲子日雨
- 八十煉師猶健在,自鋤松下取苓芝——— 仇遠(yuǎn)東觀徐煉師松隱丹房
- 漁舟大似非凡子,能揀溪山勝處留——— 陸游官居戲詠
- 漢家火德終燒賊,池上蛟龍竟得云——— 袁枚赤壁
- 老易惟難健,貧多但少清——— 方回老而健貧而詩自志其喜八首
- 10刺激天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