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夜色深沉,月光窗照半邊庭院,北斗星橫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窗。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覺到了初春暖意,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窗紗。
韻譯
夜半更深明月西掛照亮半邊人家,
北斗七星橫臥南斗六星也已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
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
注釋
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闌干:縱橫,這里指橫窗的樣子。
南斗: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月夜 / 夜月問答
問:《月夜 / 夜月》的作者是誰?
答:月夜 / 夜月的作者是劉方平
問:月夜 / 夜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月夜 / 夜月是唐代的作品
問:月夜 / 夜月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出自 唐代劉方平的《月夜 / 夜月》
問: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的下一句是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問:出自劉方平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方平名句大全
月夜 / 夜月賞析
【評析】:
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這類詩是詩人對外界自然事物、氣候加以精細體察而萌發(fā)于心的一種敏感、靈感凝成的景象。詩的首二句是寫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后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構思新穎別致,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然生趣。(劉建勛)
【簡析】: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jù)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fā)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蘇,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來了”為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艷陽之下呈現(xiàn)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xiàn),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志,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fā)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chuàng)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盡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fā)著的春的信息,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后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歡樂,什么是發(fā)現(xiàn)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蟲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一個報春信息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lián)結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他的這點詩意體驗,劉方平幾百年前就在《月夜》詩中成功地表現(xiàn)過了。劉詩不及蘇詩流傳,可能和劉詩無句可摘、沒有有意識地表現(xiàn)某種“理趣”有關。但宋人習慣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識明白告訴讀者,而唐人則往往只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詩意感受,不習慣于言理,這之間是本無軒輊之分的。(劉學鍇)
-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和風羽羽禽聲樂,晴日遲遲花花氣深。妙理沖融無間斷,湖邊佇立此時心。
- 蘇幕遮大真元,超法界。鍛煉精華,歷劫常不壞。七朵金蓮神通大。普度群迷,同赴蟠桃會。紫金丹,白玉塊。處處圓明,朗朗?,F(xiàn)在。一派清流通方外。遍體陽神,出入誰能賽。
- 臘月中游發(fā)生洞裴回之際見雙白蝙蝠三飛洞門…口號欲驗發(fā)生洞,先開冰雪行。窺臨見二翼,色素飛無聲。狀類白蝙蝠,幽感騰化精。應知五馬來,啟蟄迎春榮。露冕□之久,鳴騶還慰情。
- 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創(chuàng)絕巘東林寺,高僧惠遠公。買園隋苑下,持缽楚城中。斗極千燈近,煙波萬井通。遠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宮。紺宇焚香凈,滄洲擺霧空。雁來秋色里,曙起早潮東。飛錫今何在,蒼生待發(fā)蒙。白云翻送客,庭樹自辭風。舍筏追開士,回舟狎釣翁。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鷗同。
- 初別子由我少知子由,天資和而清。好學老益堅,表里漸融明。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不見六七年,微言誰與賡。??痔孤市裕趴v不自程。會合亦何事,無言對空枰。使人之意消,不善無由萌。森然有六女,包裹布與荊。無憂賴賢婦,藜藿等大烹。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明日無晨炊,倒床作雷鳴。秋眠我東閣,夜聽風雨聲。懸知不久別,妙理重細評。昨日忽出門,孤舟轉西城。歸來北堂上,古屋空崢嶸。退食悮相從,入門中自驚。南都信繁會,人事水火爭。念當閉閣坐,頹然寄聾盲。妻子亦細事,文章固虛名。會須掃白發(fā),不復用黃精。
- 和承旨學士喜資政侍郎休退五絕翰墨班中推舊老,功名罷后得高眠。欽風最有鰲山長,技癢思歸不待年。
- 會僚屬賞海棠偶有題詠濃淡名花產蜀鄉(xiāng),半含風露浥新妝。妖嬈不減舊時態(tài),誰與丹青為發(fā)揚。
- 三月八日百五節(jié)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后生誰識舊西湖,除卻山僧樹總無。何至梅仙墳亦掘,惟應葛嶺鬼當誅。紅裙鞭鐙追游女,白首端章笑腐儒。兩盞三杯更多感,不如爛醉眼模糊。
- 寄會稽公徐侍郎(公時在王傅)搖落淮南葉,秋風想越吟。鄒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陰。老鶴無衰貌,寒松有本心。圣朝難稅駕,惆悵白云深。
- 芍藥初生芍藥新移種,紅拳餐萬雛??磥硪芽蓯?,未問有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