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問答
問:《感遇三十八首》的作者是誰?
答:感遇三十八首的作者是陳子昂
問:感遇三十八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感遇三十八首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出自 唐代陳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
問: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的下一句是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
問:出自陳子昂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子昂名句大全
感遇三十八首賞析
如果說“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襯托花色之美的話,那么“朱蕤冒紫莖”則是由莖及花,從正面刻畫了。這一筆著以“朱”、“紫”,濃墨重彩地加以描繪,并下一“冒”字,將“朱蕤”、“紫莖”聯(lián)成一體。全句的意思是:朱紅色的花下垂,覆蓋著紫色的莖,不但畫出了蘭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紛披的情態(tài)。
蘭若不象菊花那樣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濃妝艷抹,富麗堂皇。蘭若花紅莖紫,葉兒青青,顯得幽雅清秀,獨具風(fēng)采。“幽獨空林色”,詩人贊美蘭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來反襯蘭若的卓然風(fēng)姿。其中對比和反襯手法的結(jié)合運用,大大增強了藝術(shù)效果。特下“幽獨”二字,可見詩中孤芳自賞的命意。
詩的前四句贊美蘭若風(fēng)采的秀麗,后四句轉(zhuǎn)而感嘆其芳華的零落?!斑t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由夏入秋,白天漸短。“遲遲”二字即寫出了這種逐漸變化的特點。用“裊裊”來形容秋風(fēng)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傳神。然而“裊裊秋風(fēng)”并不平和?!氨涨镏疄闅庖?!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芬芳的鮮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為主旨的組詩,共三十八首,本篇為其中二首。詩中以蘭若自比,寄托了個人的身世之感。陳子昂頗有政治才干,但屢受排擠壓抑,報國無門,四十一歲為射洪縣令段簡所害。這正象秀美幽獨的蘭若,在風(fēng)刀霜劍的摧殘下枯萎凋謝了。
此詩全用比興手法,詩的前半著力贊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fēng)姿,實則是以其“幽獨空林色”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后半以“白日晚”、“秋風(fēng)生”寫芳華逝去,寒光威迫,充滿美人遲暮之感?!皻q華”、“芳意”用語雙關(guān),借花草之凋零,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寓意凄婉,寄慨遙深。從形式上看,這首詩頗象五律,而實際上卻是一首五言古詩。它以效古為革新,繼承了阮籍《詠懷》的傳統(tǒng)手法,托物感懷,寄意深遠。和初唐詩壇上那些“采麗競繁”、吟風(fēng)弄月之作相比,它顯得格外充實而清新,正象芬芳的蘭若,散發(fā)出誘人的清香。
(閻昭典)
- 又次韻司空彥修送行仆夫已飯車已巾,再拜別君愁始新。一事未成雙鬢禿,百年能幾半生貧。云山不斷駸駸暮,花柳無邊在在春。它日還家稍安穩(wěn),杖藜相過莫嫌頻。
- 接待目前來往競紛紛,那個師僧有腦門。坐熱鐵床吞熱鐵,石頭南岳下兒孫。
- ???/a>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只應(yīng)不憚牽牛妒,聊用支機石贈君。
- 大別山江漢西南萬里來,雙流合處聳崔巍。神鰲載得蓬瀛去,金粟擎將世界回。
- 秋暮山中懷李端公益舊事與日遠,秋花仍舊香。前年繡衣客,此節(jié)過此堂。侍臣不自高,笑脫繡衣裳。眠云有馀態(tài),入鳥不亂行。我恐云嵐色,損君鞍馬光。君言此何言,且共覆前觴。古人重一笑,買日輕金裝。日盡秉燭游,千年不能忘。君言此何言,明日皆異鄉(xiāng)。明日非今日,山下道路長。一從山下來,天地再炎涼。此中會難得,夢君馬玄黃。
- 菩薩蠻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fēng)吹倒。驀地管弦催。一團紅雪飛。曲終嬌欲訴。定憶梨園譜。指日按新聲。主人朝玉京。
- 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涼林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qū)椒房出複壁,帝不能救憂及躬。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zhàn)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時人肆罵作漢賊,相國自許賢周公。一朝西陵瘞弓劍,帳殿寂寞來悲風(fēng)。美人去事黃初帝,家法乃與穹廬同。繁華銷歇世代遠,惟有漳水流無窮。時時耕者钁遺瓦,蘇侵土蝕疑古銅。后來好事斬成硯,平視端歙相長雄。參軍得之喜不寐,攜歸光怪夜吐虹。謂宜載寶餉洛貴陽市,顧肯割愛遺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覽方冊夢寐通。白頭始獲交石友,非不磨礪無新功。復(fù)愁偷兒瞰吾屋,竊去奚異玉與弓。書生一硯何足計,老瞞萬瓦掃地空。
- 秋夕病中壞屋不眠風(fēng)雨夜,故園無信水云秋。病中枕上誰相問,一一蟬聲槐樹頭。
- 中夜起初月不到曉,夜色何冥冥。獨立秋江上,風(fēng)波卷寒星。
- 早秋江行回望湓城遠,西風(fēng)吹荻花。暮潮江勢闊,秋雨雁行斜。多醉渾無夢,頻愁欲到家。漸驚云樹轉(zhuǎn),數(shù)點是晨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