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籀遺新閣,龍旂訪古臺(tái)
出自唐代鄭愔《奉和幸三會(huì)寺應(yīng)制》:
鳥籀遺新閣,龍旂訪古臺(tái)。
造書臣頡往,觀跡帝羲來。
睿覽山川匝,宸心宇宙該。
梵音隨駐輦,天步接乘杯。
舊苑經(jīng)寒露,殘池問劫灰。
散花將捧日,俱喜圣慈開。
注釋參考
鳥籀
指鳥篆和籀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蒼頡》者, 李斯 之所輯,而鳥籀之遺體也?!?詹鍈 義證引 張立齋 《<文心雕龍>注訂》:“ 彥和 辭旨在述 李斯 輯作,遵所沿習(xí),鳥篆與籀書,皆古之遺文也?!?/p>
龍旂
亦作“ 龍旗 ”。1.畫有兩龍?bào)唇Y(jié)的旗幟。天子儀仗之一。《周禮·考工記·輈人》:“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鄭玄 注:“交龍為旂,諸侯之所建也?!?賈公彥 疏:“九斿,正謂天子龍旂?!薄逗鬂h書·明帝紀(jì)》:“ 東海王 彊 薨,遣司空 馮魴 持節(jié)視喪事,賜升龍旄頭、鑾輅、龍旂?!?李賢 注:“交龍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賜以葬。” 唐 司空?qǐng)D 《楊柳枝》詞之四:“臺(tái)城細(xì)仗曉初移,詔賜千官禊飲時(shí)。緑帳遠(yuǎn)籠清珮響,更曛晴日上龍旗?!?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恭紀(jì)》詩之一:“期門百隊(duì)龍旂后,更有名王萬騎陪?!?/p>
2.借指天子。 宋 蘇軾 《王晉卿作煙江迭障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特奇麗因復(fù)次韻》:“屈居華屋啗棗脯,十年俯仰龍旂前?!?明 夏完淳 《大哀賦》:“登陴而魚鑰倉皇,入援而龍旂震蕩?!?/p>
3.指得專征伐的將帥之旗。 唐 岑參 《獻(xiàn)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三:“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云?!?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 馮雙禮 將左, 白文選 將右,而 可望 建龍旗鼓吹居中。大兵急攻之,敗走?!眳⒁姟?龍章 ”。
4. 清 代國(guó)旗。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山頭風(fēng)獵獵,猶自誤龍旗?!?老舍 《老張的哲學(xué)》第八:“鄉(xiāng)下人們對(duì)于城里掛著‘龍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關(guān)心的?!?/p>
訪古
(1).查考古訓(xùn)。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封第三表》:“臣炤冊(cè)訪古,誦史稽昔。以為敷道之寄,管物成務(wù);總録之重,匡績(jī)毗風(fēng)?!?/p>
(2).探尋古跡。 唐 杜甫 《玉臺(tái)觀》詩之二:“浩劫因王造, 平臺(tái) 訪古游。” 清 孫星衍 《<京畿金石考>序》:“京畿為四方之樞,極訪古之所必至,而方志俱無金石一門?!?ye{1-1}劍{1*1}英 《酒泉》詩:“風(fēng)雪關(guān)山訪古來,評(píng)泉品酒看光杯。”
鄭愔名句,奉和幸三會(huì)寺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萬山青嶂曲,千騎使君游。作者:孟浩然作品:陪獨(dú)孤使君同與蕭員外證登萬山亭
- 一官從草草,萬卷本便便作者:趙蕃作品: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
- 西山也驩喜,奔走入簾鉤作者:楊萬里作品:寄題萬元享舍人園享七景倚苕
- 千載風(fēng)流白太傅,長(zhǎng)留名跡在山中
- 散才徒仰鮑,歸夢(mèng)遠(yuǎn)知秦。作者:皇甫曾作品:建元寺西院寄李員外縱聯(lián)句
- 太微宮里環(huán)岡樹,無限瑤枝待爾攀。作者:皮日休作品:奉和魯望秋賦有期次韻
- 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暉。
- 即今明月共千里,已占深林巢一枝。作者:陸游作品:寄別李德遠(yuǎn)
- 蠹書一卷作老伴,麥飯半盂支日長(zhǎng)
- 驥雖老去壯心伏,鶴自病來仙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