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深渡》:
前日寒食在綿州,牡丹盛開海棠洛。
今已逾旬過深渡,山桃一枝橫曉閣。
此花平川最為早,何乃于此才破萼。
化工豈爾用或偏,蓋爾所生居絕壑。
一年春事但自了,勿較后先嗟寂寞。
注釋參考
平川
平川 (píngchuān) 廣闊平坦之地 level land 平川廣野何乃
(1).怎能,何能。《史記·蒙恬列傳論》:“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后漢書·列女傳·袁隗妻》:“乃初成禮, 隗 問之曰:‘婦奉箕箒而已,何乃過珍麗乎?’”
(2).何況。《史記·田叔列傳》:“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jiān)也!”《史記·東越列傳》:“且 秦 舉 咸陽 而棄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東陽 《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
(3).何故,為何。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 辟陽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賀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余乙巳春……作詩紀事,中有云:‘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瀉地往復回?’”
于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p>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蓋三百年於此矣?!?/p>
破萼
猶破蕾。 宋 梅堯臣 《歲日旅泊家人相與為壽》詩:“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瀾?!?宋 歐陽修 《雪》詩:“新陽力微初破萼,客陰用壯猶相薄?!?/p>
文同名句,深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