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熊禾《贈陳教諭》:
每惟斯道南,七閩小鄒魯。
考亭四書學,日月行萬古。
我生亦何幸,私淑欣有遇。
南來證文獻,令人動遐慮。
斯文欠統(tǒng)一,正學真一縷。
莆陽禮義國,斂袵殷黼冔。
緋思東湖集,復齋接前緒。
至今耆俊多,淵源此其祖。
德閎有聞孫,邂逅快披睹。
儒先教化地,師傳盛稱譽。
教成畀鄰邦,祖訓有遺矩。
豈但美彼芹,更思甘棠樹。
一邑召可行,盡分皆有補。
十室有忠信,矧此萬家聚。
派近源可尋,我來重瞻遡。
當年弦誦聲,溪水自東注。
典刑前輩人,溪山正堪數(shù)。
安得杖屨陪,安溪溪頭路。
注釋參考
斯文
斯文 (sīwén) 指文化或文人 culture or intellectual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毒劳ㄑ浴び嶂倥e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唐· 杜甫《壯游》 溫文爾雅 refined;gentle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段饔斡洝?h3>統(tǒng)一統(tǒng)一 (tǒngyī) 使成一體 unify;unite;integrate 統(tǒng)一文字 統(tǒng)一 (tǒngyī) 一致;沒有分岐,沒有差別 unified;unitary;centralized 統(tǒng)一的意見 統(tǒng)一的價格 統(tǒng)一的標準正學
謂合乎正道的學說。 西漢 武帝 時,排斥百家,獨尊儒術,始以儒學為正學。《史記·儒林列傳》:“ 公孫子 ,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異端》:“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學,排斥異端?!?明 宋濂 《凝道記下》:“ 秦 漢 以來,正學失傳?!?宋 初 孫復 、 胡瑗 、 石介 以尊 孔子 ,崇《大學》《中庸》,排佛、道為正學。 清 黃宗羲 《宋元學案·泰山學案》:“ 宋 興八十年, 安定 胡先生 、 泰山 孫先生 、 徂徠 石先生 ,始以師道明正學,繼而 濂 洛 興矣?!?/p>
真一
(1).道教名詞。本指保持本性,自然無為。后多用以指養(yǎng)生的方法?!豆砉茸印け窘?jīng)陰符》:“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 晉 葛洪 《抱樸子·地真》:“割嗜慾所以固血氣,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卻焉,年命延矣?!?明 劉基 《淮南王》詩:“收拾真一歸中圓,化為五色黃金丸。”
(2). 中國 yi{1-1}斯{1*1}蘭教名詞。指真主獨一無偶,為天地萬物的主宰。這是 中國 yi{1-1}斯{1*1}蘭教著述中闡明真主根本特征的第一個概念。
(3).指真一酒。 宋 蘇軾 《真一酒歌》:“釀為真一和而莊,三杯儼如侍君王?!?宋 蘇軾 《真一酒》詩:“人間真一 東坡 老,與作 青州 從事名?!眳⒁姟?真一酒 ”。
熊禾名句,贈陳教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