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遠(yuǎn)諛儒叨執(zhí)卷,白頭兩和緝熙詩
出自宋代劉克莊《恭和御制進(jìn)讀唐鑒徹章詩》:
考詳往事炳蓍龜,精論微言訓(xùn)戒垂。
度贊元和中興業(yè),徵開貞觀太平基。
覽披賢似銅為鑒,顧問謙然木就規(guī)。
孤遠(yuǎn)諛儒叨執(zhí)卷,白頭兩和緝熙詩。
注釋參考
孤遠(yuǎn)
(1).孤零而遙遠(yuǎn)。 唐 張九齡 《晨出郡舍林下》詩:“片云自孤遠(yuǎn),叢篠亦清深?!?/p>
(2).指遠(yuǎn)離皇帝,地位低微。 宋 曾鞏 《梅福封壽春真人制》:“某在 漢 之際,數(shù)以孤遠(yuǎn)極言天下之事,其志壯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乙卯元正,以公為御史。公來自孤遠(yuǎn),時莫知為何如人?!?/p>
諛儒
諂媚的儒生?!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骸爸T諛儒多疾毀 固 ,曰‘ 固老 ’,罷歸之?!?/p>
白頭
白頭 (báitóu) 白頭發(fā),多指年老 hoary head 少白頭 白頭到老 老年 old age 不署名的 unsigned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兩和
(1).兵營左右門?!吨芏Y·夏官·大司馬》:“以旌為左右和之門?!?鄭玄 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 北周 王褒 《飲馬長城窟》詩:“戰(zhàn)垣臨八陣,旌門對兩和?!?/p>
(2).借指守衛(wèi)營門的軍士?!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 李悝 警其兩和曰:‘謹(jǐn)警敵人,旦暮且至繫汝。’如是者再三而敵不至。兩和懈怠,不信 李悝 ?!?/p>
(3).友好的兩方。《晉書·刑法志》:“兩訟相趣謂之鬭,兩和相害謂之戲。”《元典章·戶部四·女婿在逃依婚書斷罪》:“擬合將各路所申,女婿照依兩和自愿立到婚書,斷聽兩離,別行改嫁,以戒后來?!?/p>
緝熙
《詩·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 ,於緝熙敬止?!?毛 傳:“緝熙,光明也。”又《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xué)有緝熙于光明?!?鄭玄 箋:“緝熙,光明也。”后因以“緝熙”指光明,又引申為光輝?!稘h書·揚(yáng)雄傳上》:“隃於穆之緝熙兮,過《清廟》之雝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并文明自天,緝熙景祚。” 唐 李邕 《贈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緝熙遠(yuǎn)略,繩準(zhǔn)嘉言。” 宋 王禹偁 《天道如張弓賦》:“又嘗觀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緝熙,令先禁于qiang{1-1}暴,心不忘於惸嫠。” 明 歸有光 《孟子敘道統(tǒng)而不及周公顏子》:“ 周公 以元圣而受緝熙之傳,制禮作樂,有身致太平之功?!?/p>
劉克莊名句,恭和御制進(jìn)讀唐鑒徹章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鐵鉤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