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行?!峨x剡》:
滿目溪山欠故人,在家翻憶異鄉(xiāng)春。
明朝又向長安路,愁對鶯花憶老親。
注釋參考
明朝
明朝 (míngzhāo) 〈方〉∶明天 tomorrow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p>
鶯花
亦作“鸎花”。1.鶯啼花開。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義寺》詩:“鶯花隨世界,樓閣倚山巔?!?宋 楊萬里 《丙申歲朝》詩:“仙家風土閒中是,歲后鸎花報早無?!?清 孫枝蔚 《寒食對酒有懷兄弟》詩:“兄弟多年別,鶯花故國思?!?/p>
(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誰著你戀鶯花,輕性命,喪風塵?” 清 吳偉業(yè) 《行路難》詩之十七:“名都鶯花發(fā)皓齒,知君眷眷嬋娟子?!?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xù)編》卷二:“ 維揚 本鶯花藪澤,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詞盟,紅橋冶春,香艷如昨?!?/p>
老親
老親 (lǎoqīn) 結為親戚時間較長 old relatives 都是老親舊鄰的,還用什么客套 年老的雙親 old parents釋行海名句,離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學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