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家合掌來參請(qǐng),烏寺?lián)u頭不住持
出自宋代劉克莊《贈(zèng)音上人》:
脫白披緇跡涉奇,傍人能說舉幡時(shí)。
禪家合掌來參請(qǐng),烏寺?lián)u頭不住持。
喜舍未逢大檀越,實(shí)封輸與小沙彌。
是凡是圣都休問,且為渠看一袖詩。
注釋參考
禪家
修持禪定者。亦泛指佛家。 唐 陸龜蒙 《和襲美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韻》:“靈香散盡禪家接,誰共 殷源 《小品》同?!痹ⅲ骸啊掇q正論》亦有九流。一曰禪家者流。 殷浩 讀《小品經(jīng)》,下二百籤疑義,以問 支道林 ?!?宋 陳善 《捫虱新話·道在六經(jīng)不在浮屠》:“吾儒書中頗有贅訛處,便是禪家公案,但今人未嘗窺究耳?!?清 胡玉昆 《祖堂》詩:“尋僧欲問禪家事,夜半聞鐘同在溪?!?朱自清 《“好”與“妙”》:“這顯然加上了禪家頓悟說的影響。”
合掌
合掌 (hézhǎng) 見“合十” clasp hands 合掌行禮參請(qǐng)
(1).佛教語。拜見請(qǐng)益之意。 宋 蘇轍 《余居高安三年每晨入莫出輒過圣壽訪聰長(zhǎng)老作一詩記之》:“禪老未嫌參請(qǐng)數(shù),漁舟空怪往來頻?!?/p>
(2).泛指向長(zhǎng)輩請(qǐng)教。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xué)一》:“惜予生晚,不及見諸賢而參請(qǐng)也。”
(3).指參禪悟道一類的故事。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瓦舍眾伎》:“説參請(qǐng),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xué)史》第三三章三:“ 宋 代有說經(jīng)、說參請(qǐng)的風(fēng)氣,和說小說、講史書者同列為‘說話人’的專業(yè)?!?/p>
烏寺
指御史臺(tái)?!端问贰埳逃鳌罚骸癌z 張商英 ﹞且移書 蘇軾 求入臺(tái),其廋詞有‘老僧欲住烏寺,呵佛駡祖’之語?!眳⒁姟?烏臺(tái) ”、“ 烏府 ”。
搖頭
搖頭 (yáotóu) 頭左右搖動(dòng) shake one’s head不住
(1).不停;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頌》:“不常不住,非今非昔?!?唐 李白 《早發(fā)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宋 岳飛 《小重山》詞:“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mèng),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diǎn)喜色,不住的點(diǎn)頭。”
(2).用在動(dòng)詞后,表示動(dòng)作的目的沒有實(shí)現(xiàn)。 魯迅 《故事新編·補(bǔ)天》:“﹝伊﹞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詫異了?!?艾蕉 《雨》:“母親忍不住了,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
劉克莊名句,贈(zèng)音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