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書隱者壁》:
枳棘分三徑,猿猱結(jié)四鄰。
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
看雨搘藤杖,迎風卸葛巾。
我來懷愧甚,衣上有紅塵。
注釋參考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枕石漱流
枕山石,漱澗流。喻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三國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一:“遨游八極,枕石漱流飲泉。”《三國志·蜀志·彭羕傳》:“伏見處士 緜竹秦宓 ……枕石漱流,吟詠緼袍,偃息於仁義之途,恬淡於浩然之域?!?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紫蘿山徑,居藏勝緣,青松磵戶,坐諧幽致,枕石漱流者久之。” 明 唐順之 《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隱無兩道,茍徒枕石嗽流,嘲弄煙月以為曠達,而曰世與我既相違矣,則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所以自待也?!?/p>成語解釋舊時指隱居生活。枕石漱流出處《三國志·蜀志·彭羕傳》:“伏見處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缊袍,偃息于仁義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節(jié)行,守真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使用例句只如野逸高士,尚解枕石漱流。
文同名句,書隱者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