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麏挺走險,鳴禽嚶出谷
出自宋代司馬光《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山齋》:
幽蹊入桃李,危棧蟠林麓。
行行忽虛敞,高齋出山腹。
園圃近指掌,效郭紛盈目。
春老酴醾香,夏淺筼簹綠。
條橫喜罥衣,筍迸乍穿屋。
秋江澄可卷,冬嶺翠如撲。
煙間漁艇小,寒外村居獨。
燒轉望畬田,響答聆伐木。
驚麏挺走險,鳴禽嚶出谷。
物華時變更,興趣日相續(xù)。
誰知使者尊,常著野人服。
上肥駟馬榮,區(qū)區(qū)詫鄉(xiāng)族。
注釋參考
驚麏
受驚的鹿?!段倪x·沉約<宿東園>詩》:“驚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李善 注:“今以 江 東人呼鹿為麏。” 清 朱昆田 《競渡歌》:“或聚如鬭龍,或散如驚麏。”
走險
走險 (zǒuxiǎn) 進行冒險活動 take risks;run risks 鋌而走險鳴禽
鳴禽 (míngqín) songbird 先天就有或后來學得有鳴歌能力的鳥 鳥的一類,叫聲悅耳,如伯勞、畫眉、黃鸝等出谷
從幽谷出來。常喻指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唐 皮日休 《旅舍除夜》詩:“出谷空嗟晚,銜杯尚愧先。” 前蜀 韋莊 《三用韻》:“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清 曾紀澤 《次韻答左子興》之二:“鳥方出谷已遷木,龍未躍淵猶在田。”參見“ 出谷遷喬 ”。
司馬光名句,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山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