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郭士道《首陽山行》:
首陽山,青巃嵷。
上聳紫蓋凌瑤空,下周林壑盤蒼龍。
嵯峨自太古,崒嵂鎮(zhèn)寰中。
黃河西來繞其下,日夕云氣開鴻蒙。
恍疑鬼神護,又似丹青工。
諸峰不敢并,蒼翠光玲瓏。
我生癖性{1-1}愛山水,見此奇絕摩雙瞳。
忽憶武王收諸夏,夷齊叩馬來山東。
風(fēng)云變化適際會,恥逐龍虎爭奇功。
歸來守巖穴,郁郁抱孤忠。
朝采山上蕨,暮拾山下蓬。
渴飲澗中水,熱眠云外松。
既不學(xué)赤松子,又不侶商山翁。
丹誠耿耿照白日,勁節(jié)凜凜摩蒼穹。
首陽青青萬古色,不敢夷齊之心胸,直與天地相始終。
千載扶名教,二子功無窮。
我歌首陽歌未歇,泠然八表生清風(fēng)。
注釋參考
不學(xué)
(1).不學(xué)習(xí);不求學(xué)。《論語·季氏》:“不學(xué)《詩》,無以言?!?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誠知不學(xué)之弊,碩儒之貴。”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xué)記》:“蓋以不學(xué)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xué)問。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淺不學(xué),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游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xué)之資,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
赤松子
(1).亦稱“ 赤誦子 ”、“ 赤松子輿 ”。相傳為上古時神仙,各家所載,其事互有異同?!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霸笚壢碎f事,欲從 赤松子 游耳?!?司馬貞 索隱引《列仙傳》:“ 神農(nóng) 時雨師也,能入火zi{1-1}燒, 崑崙山 上隨風(fēng)雨上下也?!薄痘茨献印R俗訓(xùn)》:“今夫 王喬 、 赤誦子 吹嘔呼吸,吐故納新。” 高誘 注:“ 赤誦子 , 上谷 人也,病癘入山,導(dǎo)引輕舉?!薄稘h書·古今人表》:“ 赤松子 , 帝嚳 師。” 宋 羅泌 《路史·馀論二·赤松石室》:“ 赤松子 者, 炎帝 之諸侯也,既耄,移老 襄城 ,家于石室……《神仙傳》云:‘ 赤松子 者,服水玉, 神農(nóng) 時為雨師,教 神農(nóng) 入火……而《列仙傳》有 赤松子輿 者,在 黃帝 時啖百草華,不穀,至 堯 時為木工,故傳謂 帝俈 師之。又云 堯 師之。而道亦有 黃帝 問 赤松子 《中戒》等經(jīng),此 張良 所以愿從之游,非末代之數(shù)矣?!?明 何景明 《張良》詩:“一遇 黃石公 ,還從 赤松子 。”
(2).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據(jù) 晉 葛洪 《神仙傳》載: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外出牧羊,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 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復(fù)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歷年不得。后經(jīng)道士指引于山中見之。問羊何在,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數(shù)萬頭。 初起 乃棄家從 初平 學(xué)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歲,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無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還鄉(xiāng)里,親族死終略盡,乃復(fù)還去。 初平 改字為 赤松子 , 初起 改字為 魯班 ”。 宋 張淏 《云谷雜記》卷二引作“ 黃初平 ”,并云:“今 婺州 金華山 赤松觀 乃其飛昇之地?!?宋 羅泌 《路史·馀論二·赤松石室》:“ 酈氏 《水經(jīng)》亦謂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zi{1-1}燒而化……乃 皇初平 爾,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p>
商山翁
指 商山 四皓。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之四:“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 翁?!?宋 王安石 《桃源行》:“避時不獨 商山 翁,亦有 桃源 種桃者?!?清 孫枝蔚 《贈周盛際》詩:“我欲采藥深山中,亦不為學(xué) 商山 翁?!?/p>
郭士道名句,首陽山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