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去更踟躕,離恨終難整
出自宋代黃公度《卜算子(公赴召命道過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誦舊事,即席賦此。)》:
寒透小窗紗,漏斷人初醒。
翡翠屏間拾落釵,背立殘釭影。
欲去更踟躕,離恨終難整。
隴首流泉不忍聞,月落雙溪冷。
注釋參考
踟躕
踟躕 (chíchú)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hesitate;waver 搔首踟躕?!对姟ぺL·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踟躕不知所措 也作“踟躇”離恨
因別離而產(chǎn)生的愁苦。 南朝 梁 吳均 《陌上?!吩姡骸肮嗜藢幹?,離恨煎人腸?!?南唐 李煜 《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把這一腔離恨,哭個痛快?!?李大釗 《送別幼衡》詩:“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p>
黃公度名句,卜算子(公赴召命道過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誦舊事,即席賦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