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閣道流今不見,紅樓禪客早曾聞。
出自唐朝鄭絪《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紫閣道流今不見,
紅樓禪客早曾聞。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覽彩箋佳句滿,何人更詠惠休文。
注釋參考
紫閣
(1).金碧輝煌的殿閣。多指帝居。 漢 崔琦 《七蠲》:“紫閣青臺(tái),綺錯(cuò)相連?!?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銀青光祿大夫?qū)O夐墓銘》:“紫閣咸趨,朱軒既履?!?明 高啟 《送王哲判官之上黨》詩:“朝辭紫閣下,暮宿 黃河 壖?!?/p>
(2).指仙人或隱士所居。 晉 陸云 《喜霽賦》:“改 望舒 之離畢兮,曜六龍於紫閣?!?唐 張籍 《寄紫閣隱者》詩:“紫閣氣沉沉,先生住處深?!?/p>
(3). 唐 代曾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因稱宰相府第為紫閣。 唐 元稹 《酬盧秘書》詩:“夢云期紫閣,厭雨別黃梅?!?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紫閣名公,黃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道流
(1).某種主張、教義的流布?!肚f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處。”
(2).指道家?!段倪x·孔稚珪<北山移文>》:“談空空於釋部,覈玄玄於道流?!?李善 注:“釋部,內(nèi)典也?!稘h書》曰:‘道家流者,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也?!?/p>
(3).道士之輩。 唐 孟浩然 《梅道士水亭》詩:“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宋 王十朋 《龍瑞道士贈(zèng)蘭》詩:“清含道流氣,輕帶羽衣黃。” 阿英 《關(guān)于北京<燕九竹枝詞>》:“至今遠(yuǎn)近道流,皆于此日聚城西 白云觀 ,觀即 長春 修煉處也?!?/p>
(4).指道教?!冻蹩膛陌阁@奇》卷七:“ 玄宗 雖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卻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紅樓
(1).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寺塔記上》:“ 長樂坊 安國寺 紅樓, 睿宗 在藩時(shí)舞榭?!?宋 史達(dá)祖 《雙雙燕》詞:“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長生殿·偷曲》:“人散曲終紅樓靜,半墻殘?jiān)聯(lián)u花影?!?/p>
(2).富貴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宋 王庭珪 《點(diǎn)絳唇》詞:“花外紅樓,當(dāng)時(shí)青鬢顏如玉。”
(3).猶青樓。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當(dāng)時(shí)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記》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誤落風(fēng)塵,翠館紅樓,終非結(jié)局,竹籬茅舍,及早抽身。”
禪客
(1).佛教語。禪家寺院,預(yù)擇辯才,應(yīng)白衣請(qǐng)說法時(shí),使與說法者相為答問,謂之禪客。亦用以泛稱參禪之僧。 唐 劉長卿 《云門寺訪靈一上人》詩:“禪客知何在,春山到處同?!?宋 蘇軾 《初發(fā)嘉州》詩:“野市有禪客,釣臺(tái)尋暮煙?!薄端疂G傳》第四回:“長老一面叫職事僧人留住眾禪客,再回禪堂,自去坐禪?!?/p>
(2).梔子的別稱。見 元 程棨 《三柳軒雜識(shí)》。
鄭絪名句,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盧橘攢金,梅子更紅肥作者:王之道作品:江城子(和彥時(shí)兄)
- 偃如未射李廣虎,突如乍叱初平羊
- 城端有亭余故基,吏曰舊榜題延暉作者:文同作品:同蘇秘丞子平登延暉故亭
- 有言皆為國,無日不憂民
- 持竿舉網(wǎng)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岳傾作者:吳芾作品: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 摝籬柄短無人買,空自蕭蕭風(fēng)滿林
- 隔簾濕衣巾,當(dāng)暑涼幽齋。作者:岑參作品:梁州對(duì)雨,懷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
- 古佛不妝香火冷,瘦僧如臘袈裟破
- 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作者:趙蕃作品: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 世情強(qiáng)輕得,祖道無廣狹作者:王之道作品:和天寧因上人韻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