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嗟五伯爭(zhēng)周燼,可笑三分拾漢馀
出自宋代邵雍《十三日游上寺及黃澗》:
堪嗟五伯爭(zhēng)周燼,可笑三分拾漢馀。
何似不才閑處坐,平時(shí)云水繞衣裾。
注釋參考
五伯
五個(gè)霸主。(1)指 夏 昆吾 , 殷 大彭 、 豕韋 、 周 齊桓公 、 晉文公 。《莊子·大宗師》:“ 彭祖 得之,上及 有虞 ,下及五伯?!?成玄英 疏:“五伯者, 昆吾 為 夏 伯, 大彭 、 豕韋 為 殷 伯, 齊桓 、 晉文 為 周 伯,合為五伯?!?2)指 春秋 齊桓公 、 晉文公 、 宋襄公 、 楚莊公 、 秦繆公 。《呂氏春秋·當(dāng)務(wù)》:“備説非六王五伯?!?高誘 注:“五伯, 齊桓 、 晉文 、 宋襄 、 楚莊 、 秦繆 也?!?明 沉采 《千金記·定謀》:“五伯當(dāng)年勢(shì)迭興,讀書(shū)牛角戴鋤行?!?3)指 春秋 齊桓公 、 晉文公 、 楚莊王 、 吳王 闔閭 、 越王 句踐 。《荀子·王霸》:“雖在僻陋之國(guó),威動(dòng)天下,五伯是也……故 齊桓 、 晉文 、 楚莊 、 吳 闔閭 、 越 句踐 ,是皆僻陋之國(guó)也,威動(dòng)天下,彊殆中國(guó)?!?4)指 春秋 齊桓公 、 宋襄公 、 晉文公 、 秦穆公 、 吳王 夫差 ?!稘h書(shū)·諸侯王表》:“故盛則 周 、 邵 相其治,致刑錯(cuò);衰則五伯扶其弱,與其守?!?顏師古 注:“伯讀曰霸。此五霸謂 齊桓 、 宋襄 、 晉文 、 秦穆 、 吳 夫差 也?!?/p>
(1).同“ 五百 ”?!缎绿茣?shū)·蘇世長(zhǎng)傳》:“初在 陜 ,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撻于廛,五伯疾其詭,鞭之流血, 世長(zhǎng) 不勝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宋 岳柯 《桯史·蠲毒圖》:“﹝ 王涇 ﹞減死黥流,杖脊朝天門(mén),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斃, 涇 貨五伯下其手,卒得活?!?/p>
(2).指 東漢 鄧彪 等五人,因字號(hào)中皆帶“伯”字,故稱(chēng)?!逗鬂h書(shū)·鄧彪傳》“ 鄧彪 字 智伯 ……后仕郡,辟公府” 唐 李賢 注引《東觀(guān)記》:“ 彪 與同郡 宗武伯 、 翟敬伯 、 陳綏伯 、 張弟伯 ,同志好,齊名, 南陽(yáng) 號(hào)曰‘五伯’。”
可笑
可笑 (kěxiào) 令人發(fā)笑 laughable;ridiculous;funny 可笑的錯(cuò)誤三分
(1).謂一分為三?!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叭止遥饔衅湟?。”《三國(guó)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chéng)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shī):“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猶應(yīng)戀故都?!?/p>
(2).指 三國(guó) 史話(huà)。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mài)《五代史》?!?/p>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pán)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huà),不肯全拋一片心?!?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guò)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p>
十份中的三份。《詩(shī)·召南·摽有梅》“其實(shí)七兮” 唐 孔穎達(dá) 疏:“此梅雖落,其實(shí)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p>
邵雍名句,十三日游上寺及黃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