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yáng)子江頭言在耳,靈山會上笑傳心
出自宋代樓鑰《次韻伯父與心聞偈》:
法器何妨待晚成,一朝點(diǎn)鐵便成金。
拽開鼻孔力無限,坐斷舌頭功更深。
揚(yáng)子江頭言在耳,靈山會上笑傳心。
自憐鈍置無香氣,四十年來只似今。
注釋參考
揚(yáng)子江
揚(yáng)子江 (Yángzǐ Jiāng) 長江古時又稱揚(yáng)子江,此處指長江入海處一段 the Yangzi River 出北海,然后渡 揚(yáng)子江,入 蘇州洋?!?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山會
方言。猶廟會。 馮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些孩子們可喜壞了,象是趕山會過佳節(jié)一樣,互相追逐、叫罵?!?/p>
傳心
(1).佛教禪宗指傳法。初祖 達(dá)摩 來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謂法即是心,故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見 唐 希運(yùn) 《傳心法要》。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瑗公》詩:“一施傳心法,惟將戒定還。” 唐 齊己 《荊渚逢禪友》詩:“閒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宋 計有功 《唐詩紀(jì)事·裴休》:“ 休 會昌 中官於 鐘陵 ,請 運(yùn) ( 希運(yùn)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 休 問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休 録之為《傳心法要》云?!?清 道霈 《重刊<壇經(jīng)>緣起》:“佛佛出世,祖祖?zhèn)餍摹!?/p>
(2).指儒家的道統(tǒng)傳授。 宋 何坦 《西疇常言》:“道統(tǒng)之傳自 堯 舜 ,《書》雖載‘精一’傳心,而學(xué)之名未著也?!?/p>
樓鑰名句,次韻伯父與心聞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