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必大《滿庭芳》:
之語,戲往一闋以解嘲。
天壤茫茫,人心殊觀,未免因欠思余。
太山邱垤,同載一方輿。
那更長沙下濕,祝融峰、才比吾廬。
秋風冷,攀緣汗浹,應嘆苦區(qū)區(qū)。
。
登高,聊爾耳,何須蠟屐,誰暇膏車。
默存處,清都宛在須臾。
笑約乘鸞羽客,窺倒景、拊掌崎嶇。
歸來把,萸囊菊盞,一為洗泥涂。
注釋參考
一闋
(1).猶言一任(官職)。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且凡四海之內者,圣人之所以遺子孫也;官位職事者,羣臣之所以寄其身也。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汪繼培 箋:“一闋,猶今言一任?!?/p>
(2).一度樂終,亦謂一曲。 宋 歐陽修 《晚泊岳陽》詩:“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薄对贰ざY樂志五》:“齊聲舞前曲一闋,樂止?!?/p>
解嘲
[just to make oneself feel satisfired;offer an explanation to save one's own face] 受人嘲笑時自己找個理由辯解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 雄解之,號曰解嘲。—— 揚雄《解嘲》
自我解嘲
詳細解釋亦作“ 解謿 ”。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釋?!稘h書·揚雄傳下》:“時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蛑?雄 以玄尚白,而 雄 解之,號曰《解謿》?!薄段倪x》作“解嘲”。 唐 司空圖 《寄薛起居》詩:“麤才自合無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明 王錂 《尋親記·相逢》:“寫怨揮毫,不是逢人作解嘲。”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太多‘詩’的詩,和所謂‘純詩’者,將來恐怕只能以一種類似解嘲與抱歉的姿態(tài),為極少數(shù)人存在著?!?/p>
周必大名句,滿庭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