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底須尋戴安道,端憐吳語賀知章
出自宋代吳則禮《太和道中雪作因與諸友下馬索酒快飲率爾成詩》:
興來下馬索酒觴,雪打戰(zhàn)袍殊未央。
有底須尋戴安道,端憐吳語賀知章。
注釋參考
有底
有底 (yǒudǐ) 知道底細(xì)或內(nèi)情而有把握 know how things stand and feel confident of handling them;be fully prepared for what is coming尋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 戴安道 。時(shí)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稱訪友為“尋戴”。 前蜀 韋莊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詩:“踏雪偶因?qū)?戴 客,論文還比聚星人?!?/p>
吳語
泛指 吳 地方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劉真長 始見 王丞相 ,時(shí)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渹?’ 劉 既出,人問見 王公 云何。 劉 曰:‘未見他異,唯聞作 吳 語耳?!?宋 梅堯臣 《乘小舟訪松山法聰上人》詩:“濕衣逢梵宮,有僧善 吳 語?!?明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書》:“雖然懼兄且以我 吳 人而 吳 語也?!?中國民間文藝社 《<吳歌>前言》:“ 吳 歌歷史悠久,淵遠(yuǎn)流長。它是我國 吳 語地區(qū)廣大勞動(dòng)人民在長期勞動(dòng)生活實(shí)踐中,用集體智慧和藝術(shù)才能所創(chuàng)造的一份極其珍貴的口頭文學(xué)遺產(chǎn)?!?/p>
賀知章
賀知章(659-約744) : 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證圣年間進(jìn)士。官至太子賓客兼秘書監(jiān)。后還鄉(xiāng)為道士。工書法,尤善草書、篆書。有《回鄉(xiāng)偶書》、《詠柳》等名篇。吳則禮名句,太和道中雪作因與諸友下馬索酒快飲率爾成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