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次韻感學事二首》:
風雩誰識舊童兒,法令今惟柱后師。
刻棗誰書驚蕩盡,踏槐遺老嘆崩離。
堂中授講亡高座,廡下題名剩續(xù)碑。
奎壁不存齋舍改,端能為泯少年詩。
注釋參考
奎壁
二十八宿中奎宿與壁宿的并稱。舊謂二宿主文運,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煥奎壁之光,潤文明之色?!?/p>
不存
(1).不存在。《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2).謂危險?!稘h書·司馬相如傳下》:“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顏師古 注:“不存,不可得安存也?!?/p>
齋舍
(1).家居的房舍;書房。 唐 韋應物 《郡中西齋》詩:“似與塵境絶,蕭條齋舍秋?!?/p>
(2).學舍?!端问贰せ兆诩o一》:“壬辰,詔諸路州學別置齋舍,以養(yǎng)材武之士?!币嘀笇W校的宿舍。 楊晦 《五四雜憶》:“北大校內的學術思想活動,每天出版的除《日刊》以外,最靈活的是在齋舍的影壁上、墻上,張貼布告,有人發(fā)出號召,就有人響應。”
能為
(1).語出《左傳·隱公四年》:“老夫耄矣,無能為也?!焙笥米髂苡兴鶠榛蛴兴鳛橹狻!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皠t是王失之於 齊 而取償於 秦 也,而 齊 趙 之深讎可以報矣,而示天下有能為也?!?唐 韓愈 《鄭群贈簟》詩:“法曹貧賤眾所易,腰腹空大何能為?”
(2).本領;能耐?!都t樓夢》第四八回:“為這點子小事弄的人家傾家敗產,也不算什么能為?!?管樺 《清風店》二:“我不戴見這種人。他有多大能為,我不戴見他?!?/p>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方回名句,次韻感學事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