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北虜膠堪折,秋沙亂曉鼙。
髯胡頻犯塞,驕氣似橫霓。
灞水樓船渡,營門細(xì)柳開。
將軍馳白馬,豪彥騁雄材。
箭射欃槍落,旗懸日月低。
榆稀山易見,甲重馬頻嘶。
天遠(yuǎn)星光沒,沙平草葉齊。
風(fēng)吹云路火,雪污玉關(guān)泥。
屢斷呼韓頸,曾然董卓臍。
太長猶舊寵,光祿是新階。
寶玦麒麟起,銀壺狒狖啼。
桃花連馬發(fā),彩絮撲鞍來。
呵臂懸金斗,當(dāng)唇注玉罍。
清蘇和碎蟻,紫膩卷浮杯。
虎鞹先蒙馬。
魚腸且斷犀。
西旅狗,蹙額北方奚。
守帳然香暮,看鷹永夜棲。
黃龍就別鏡,青冢念陽臺。
周處長橋役,侯調(diào)短弄哀。
錢塘階鳳羽,正室掰鸞釵。
內(nèi)子攀琪樹,羌兒奏落梅。
今朝擎劍去,何日刺蛟回。
注釋參考
將軍
將軍 (jiāngjūn) general 武官名。春秋時(shí)諸侯以卿統(tǒng)軍,故稱卿為將軍。戰(zhàn)國以后轉(zhuǎn)為武官之稱,加號極繁。如漢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前、后、左、右將軍以及樓船將軍,材官將軍、度遼將軍等、多用以尊稱對方 將軍百戰(zhàn)死。——《樂府詩集·木蘭詩》 將軍向?qū)??!T葛亮《出師表》 宋將軍家?!?明· 魏禧《大鐵椎傳》 呼宋將軍。 軍銜名,在校級之上。通常分四級,少將、中將、上將和大將 將軍 (jiāngjūn) checkmate 下象棋時(shí)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將國際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hù)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 put sb. on the spot;mate;challenge;embarrass 他當(dāng)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白馬
(1).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jīng)來白馬,洗鉢起黃龍?!?方然 《白色花·報(bào)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fēng)來了,別讓細(xì)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p>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史記·呂太后本紀(jì)》:“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岳 ,血白馬以祭?!?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里 ?!眳⒁姟?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稇?zhàn)國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薄俄n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p>
(6).古縣名。 春秋 衛(wèi)國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 ?!?/p>
(7).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黃河 ,驛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應(yīng)悔賣 盧龍 ?!眳⒁姟?白馬清流 ”。
(8).復(fù)姓。見《通志·氏族四》。
豪彥
指才智過人之士。 晉 陸機(jī) 《辨亡論上》:“故豪彥尋聲而響臻,志士希光而景騖?!?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將軍馳白馬,豪彥騁雄材。” 明 何景明 《李大夫行》:“憶年二十當(dāng)弱冠,結(jié)交四海皆豪彥?!?清 薛福成 《強(qiáng)鄰環(huán)伺謹(jǐn)陳愚計(jì)疏》:“迨豪彥競進(jìn)之時(shí),必?fù)褓t能而倚任之,則事無叢脞矣?!?/p>
雄材
見“ 雄才 ”。
李賀名句,送秦光祿北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昔聞吉夢占羆熊,今見得子如阿戎作者:李廌作品:王實(shí)洗兒歌
- 望白蘋風(fēng)里,關(guān)山無際。
- 留別皇都有新偈,苦將泡幻喻升沈作者:魯宗道作品:送僧歸護(hù)國寺
- 寥落林泉意自殊
- 白眉君秀閨門內(nèi),禿鬢余慚季孟間作者:劉克莊作品:居厚弟示和詩復(fù)課十首
- 明當(dāng)絕溪去,應(yīng)為好山招作者:趙蕃作品: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 佛事圓來作歸想,出門歧路平如掌作者:釋正覺作品:借雪竇韻送超然居士趙表之時(shí)在泐潭
- 炊煙橫鳥道,曉霧暗車塵作者:彭玉麟作品:游匡廬曉行太陽山白鶴峰道中,次李少荃韻
- 蠢爾狂童輩,俱為滅族囚
- 鈞天夢、忘卻當(dāng)年宦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