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wàn)里《炙蒸餅》:
圓瑩僧何矮,清松絮爾輕。
削成瓊?cè)~片,嚼作雪花聲。
炙手三家市,焦頭五鼎烹。
老夫饑欲死,女輩且同行。
注釋參考
炙手
(1).燙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詩(shī)之四:“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魯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頭,又熱得炙手?!?/p>
(2).比喻權(quán)勢(shì)熾盛。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評(píng)詩(shī)》:“ 天寳 十載時(shí),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劉小魯尚書》:“當(dāng) 江陵 炙手時(shí), 劉 獨(dú)退避冷局?!?清 洪昇 《長(zhǎng)生殿·定情》:“中書獨(dú)坐攬朝權(quán),看炙手威風(fēng)赫烜?!眳⒁姟?炙手可熱 ”。
(3).指炫耀。 清 黃宗羲 《<空林禪師詩(shī)>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豈可與 皎然 、 靈徹 絜其笙簧,然而 皎靈 一生學(xué)問(wèn)不堪向 天臺(tái) 炙手,則知飾聲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p>
三家
(1).極言人戶之少?!俄n非子·難勢(shì)》:“無(wú)慶賞之勸,刑罰之威,釋勢(shì)委法, 堯 舜 戶説而人辯之,不能治三家?!?宋 陸游 《野意》詩(shī):“隄長(zhǎng)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2).指 春秋 魯 大夫 孟孫氏 、 叔孫氏 、 季孫氏 ?!墩撜Z(yǔ)·八佾》:“三家者以《雍》徹?!?朱熹 集注:“三家, 魯 大夫 孟孫 、 叔孫 、 季孫 之家也?!?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鄉(xiāng)興賢能論》:“天欲 魯 以 孔子 代三家?!?/p>
(3).指 春秋 晉 之三卿 韓 、 趙 、 魏 。《鹖冠子·武靈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韓 用此而東分。”《史記·天官書》:“三家分 晉 ,并為戰(zhàn)國(guó)。”
(4).指 漢 代傳《詩(shī)》的 齊 、 魯 、 韓 三派。《漢書·藝文志》:“ 漢 興, 魯 申公 為《詩(shī)》訓(xùn)詁,而 齊 轅固 、 燕 韓生 皆為之傳……三家皆列於學(xué)官?!?/p>
(5).指 漢 代傳《尚書》的 歐陽(yáng) 、 大夏侯 、 小夏侯 三派。《后漢書·劉陶傳》:“ 陶 明《尚書》《春秋》,為之訓(xùn)詁,推三家《尚書》?!?李賢 注:“三家謂 夏侯建 、 夏侯勝 、 歐陽(yáng)和伯 也。”
(6).指解說(shuō)《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三派。 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緒言:“於《春秋》,則採(cǎi)三家之精華,斥 安國(guó) 之迂謬?!?/p>
(7).指古代天文學(xué)中的蓋天、宣夜和渾天三種學(xué)派?!稌x書·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8).指三皇?!逗鬂h書·馬融傳》:“軼越三家,馳騁五帝?!?李賢 注:“三家,三皇也?!?/p>
(9).指 夏 、 商 、 周 。 漢 王充 《論衡·正說(shuō)》:“案《禮》, 夏 、 殷 、 周 三家,相損益之制,較著不同?!?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五代不同禮,三家不同教,非其茍相反也,蓋世推移而俗化異也?!眳⒁姟?三代 ”。
焦頭
“焦頭爛額”之省。1.謂犧牲慘重。 宋 王安石 《澶州》詩(shī):“焦頭收末功,尚足夸一是?!?/p>
(2).謂疲憊不堪。 郭沫若 《甘愿做炮灰》第一幕:“你休息一下好了,像這樣焦頭抗戰(zhàn),你是不能持久的?!?/p>
五鼎烹
亦作“ 五鼎亨 ”。古代的一種酷刑。用鼎鑊烹煮罪人?!稘h書·主文偃傳》:“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 顏師古 注:“五鼎亨之,謂被鑊亨之誅?!焙啵?烹 ”的本字。 宋 陸游 《當(dāng)食嘆》詩(shī):“貪夫五鼎烹,志士 首陽(yáng) 餓?!?明 陳子龍 《贈(zèng)孫克咸》詩(shī):“軒冕甘為五鼎烹,壯士翻為二桃棄?!?程善之 《春日雜感》詩(shī):“生不五鼎食,死不五鼎烹。”
楊萬(wàn)里名句,炙蒸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合并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