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巖壑連云秀,二士門庭匝地新
出自宋代李彌遜《已亥季秋至凈居思大智者場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三蘇巖壑連云秀,二士門庭匝地新。
帶雨山光無限思,一時分付鏡中人。
注釋參考
三蘇
宋 文學(xué)家 蘇洵 及其子 軾 、 轍 俱以文名,世稱三 蘇 。 宋 蘇軾 《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之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三 蘇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才識》:“ 嘉祐 初,﹝ 蘇洵 ﹞與二子 軾 、 轍 至京師……於是父子名動京師,而 蘇氏 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 蘇 ,蓋 洵 為老 蘇 , 軾 為大 蘇 , 轍 為小 蘇 也?!薄缎咽篮阊浴ぬK小妹三難新郎》:“天下稱他兄弟,謂之二 蘇 ;稱他父子,謂之三 蘇 。”
巖壑
(1).山巒溪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 唐 盧綸 《太白西峰書懷》詩:“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陽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輝。”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別?!?/p>
(2).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 唐 岑參 《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巖壑歸去來,公卿是何物?”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詩:“少監(jiān)巖壑姿,宿昔廊廟具?!?/p>
連云
與天空之云相連。形容高遠(yuǎn),眾多。《文選·潘岳<秋興賦>》:“高閣連云,陽景罕曜。” 張銑 注:“閣高故稱連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詩:“ 採石 江邊 李白 墳,遶田無限草連云。” 元 周霆震 《宿州歌》:“萬騎連云發(fā) 蜀 都, 宿州 一擲擬摴蒲?!?/p>
門庭
門庭 (méntíng) 門前的空地;門口和庭院 gate and courtyard 指家庭或門第 faction 改換門庭匝地
匝地 (zādì) 遍地,滿地 all over the ground 濃蔭匝地李彌遜名句,已亥季秋至凈居思大智者場院因瞻二士相三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香凝翠扆,花籠禁殿風(fēng)遲
- 乾坤坎離更見伏,春秋代謝相回環(huán)作者:魏了翁作品:張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 歸懷剩不安,促榜犯風(fēng)瀾。作者:駱賓王作品:望鄉(xiāng)夕泛
- 梢回即東麓,側(cè)磴聯(lián)屨杖
- 奇童小友良不誣,異哉老蚌生雙珠作者:王之道作品:送神童胡元弼元英從其父胡庭俊歸秋浦
- 大宋忠臣牟大昌,義兵今起應(yīng)天祥
- 仲夏日中時,草木看欲燋。作者:儲光羲作品: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 眼看魚變辭凡水,心逐鸚飛出瑞風(fēng)。作者:陳標(biāo)作品:贈元和十三年登第進(jìn)士
- 平生五湖興,夢想白蘋洲。作者:管鑒作品:水調(diào)歌頭
- 簾外桐疏見露蟬,一壼聊醉嫩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