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成身事,從知貴得仁
出自唐代貫休《送盧瞻罷廬陵幕歸閿鄉(xiāng)》:
文行成身事,從知貴得仁。
歸來還寂寞,何以慰交親。
芳草色似動,胡桃花又新。
昌朝有知己,好作諫垣臣。
注釋參考
文行
(1).文章與德行。《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始 潮 人未知學,公命進士 趙德 為之師,自是 潮 之士,皆篤於文行?!?明 劉基 《深居精舍記》:“上人名 允若 ,字 季衡 ,以文行聞於時賢?!?清 劉大櫆 《鄭氏節(jié)母傳》:“督學使者及郡守多重其文行。”
(2).謂僅有虛文下達。《宋書·武帝紀下》:“杖罰雖有舊科……若皆有其實,則體所不堪,文行而已,又非設罰之意?!?/p>
成身
猶修身?!抖Y記·哀公問》:“公曰:‘敢問何謂成身?’ 孔子 對曰:‘不過乎物。’”《呂氏春秋·尊師》:“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薄犊鬃蛹艺Z·致思》:“ 孔子 謂弟子曰:‘二三子識之,水且猶可以忠信成身親之,而況於人乎!’” 清 吳敏樹 《為守齋五叔父暨張叔母五旬雙慶之序》:“茍其學問足以成身,文章足以持論,功業(yè)足以施於當時,如是則為才賢人矣。”
貫休名句,送盧瞻罷廬陵幕歸閿鄉(xiā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