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蘿為印綬,云壑是堤封
出自唐代皮日休《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鞠侯》:
堪羨鞠侯國(guó),碧巖千萬重。
煙蘿為印綬,云壑是堤封。
泉遣狙公護(hù),果教犭軍子供。
爾徒如不死,應(yīng)得躡玄蹤。
注釋參考
煙蘿
亦作“煙蘿”。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shī):“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shí)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diǎn)著六橋柳浪,三 竺 云巒, 石屋 煙蘿?!?清 周準(zhǔn) 《發(fā)朱砂庵經(jīng)觀音巖登石人峰》詩(shī):“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p>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铏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shù)今逃盡,煙蘿得再還?!?周楞伽 輯注:“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宋 蘇舜欽 《離京后作》詩(shī):“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 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p>
印綬
印綬 (yìnshòu) 舊時(shí)稱印信和系印的綬帶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云壑
云氣遮覆的山谷。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誘我松桂,欺我云壑?!?唐 于鵠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詩(shī):“乃知軒冕徒,寧比云壑眠?!?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畢竟春光誰領(lǐng)畧。九陌緇塵,抵死遮云壑?!?/p>
堤封
堤岸;崖岸。亦以喻人的風(fēng)操。 隋 《宋永貴墓志銘》:“堤封峻而不測(cè),墻宇高而不窺。” 明 許承欽 《薄暮望徐州諸山》詩(shī):“指顧中原橫要害,紆迴大澤鎖堤封?!?/p>
都凡;通共。詳“ 提封 ”。
隄封:猶都凡、大凡?!稘h書·匡衡傳》:“初, 衡 封 僮 之 樂安鄉(xiāng) ,鄉(xiāng)本田隄封三千一百頃,南以 閩佰 為界?!?顏師古 注:“提封,舉其封界內(nèi)之總數(shù)?!薄逗鬂h書·班固傳上》:“下有 鄭 白 之沃,衣食之源,隄封五萬?!?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十六》:“《廣雅》曰:‘堤封,都凡也?!挤舱撸q今人言太凡、諸凡也…… 李善 本《文選·西都賦》‘提封萬井’,五臣本及《后漢書·班固傳》并作‘隄封’,提封為都凡之轉(zhuǎn),其字又通作堤、隄?!?
皮日休名句,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鞠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生諸葛,少馬援,尚云萍作者:葛長(zhǎng)庚作品:水調(diào)歌頭
- 買得烏犍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cāng)。
- 即今畫史無名手,試把清詩(shī)當(dāng)寫真。
- 生離抱多恨,方寸安可受
- 青松手種三千本,會(huì)看半空翻鼓吹作者:陸游作品:姜總管自筑墓舍名繭庵求詩(shī)
- 對(duì)靜夜無人,月高云遠(yuǎn)作者:張先作品:卜算子慢(歇指調(diào))
- 爭(zhēng)先好勝災(zāi)偏速,退步饒人福自來作者:真德秀作品:長(zhǎng)沙勸耕
- 野語尚信然,小市黃蘆洲
- 去路愁腸千百轉(zhuǎn)。
- 西湖吾未到,夢(mèng)想若遇之作者:曾國(guó)藩作品: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