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師道《夜句三首》:
過雨作秋清,歸云放月明。
入簾搖竹影,塞耳落洪聲。
注釋參考
入簾
(1).科舉考試時閱卷官進入試院履職謂之“入簾”。其在考試期間不得外出。《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 鮮于同 為八月初七日看了 蒯公 入簾,自謂遇合十有八九?!?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考官爭席》:“﹝ 李東陽 ﹞為太常少卿時,典 弘治 癸丑會試,時 耿文恪 岳 以禮部尚書知貢舉,初入簾大宴,與爭席,有違言。”
(2).指擔任科舉閱卷官。 清 李漁 《憐香伴·簾阻》:“如今會場伊邇,若論資俸,下官也該入簾?!薄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耙?湯父母 前次入簾,都取中了些‘陳貓古老鼠’的文章,不入時目,所以這次不曾來聘?!?清 惲敬 《與鄧過庭》:“今年秋闈, 敬 不料能整齊如此,方悔前之力辭入簾為過于避事?!?/p>
塞耳
堵住耳朵。謂有意不聽。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下不鉗口,上不塞耳,則可有聞矣。”《列子·力命》:“於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揜目塞耳,背阪面隍亦不墜仆也。”《三國志·魏志·王脩傳》:“愿明使君塞耳勿聽也?!?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戒yin{1-1}褻》:“戲文中花面插科,動及淫邪之事……無論雅人塞耳,正士低頭,惟恐惡聲之污聽?!?/p>
洪聲
大名聲。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德行外著,洪聲遠布,華夏同稱?!?南朝 宋 謝莊 《上封禪儀注疏》:“自茲以降,訖于季末,莫不欲英宏徽位,詳固洪聲,豈徒深默修文,淵幽馭世而已。”
陳師道名句,夜句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