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則禮《田不伐玉磬歌》:
田侯玉磬何瑰奇,吳子見之俄朵頤。
宣王石鼓氣忽喪,摩挲篆刻還嗟咨。
作止休論惟柷敔,曾窺兩階舞干羽。
常臨罍洗薦清廟,獲邇天球親簋簠。
緬懷戛擊良匪遙,少師汝曹疑可招。
老儒詎復知肉味,惝怳便欲聞簫韶。
正聲初淫器益論,九州漸漸嬰兵戈。
鬼神憤忱莫得秘,直恐世上遭詆訶。
田侯憫我形影孤,明眼常云絕代無。
是事寧殊納衣底,啟齒須逢袒臂胡。
即今陛下圣且仁,律品從來惡奪倫。
克諧八音有夔在,獨驚堯顙如高辛。
人間詎睹荊山璞,碔砆難言合雕琢。
憑君持入古銀臺,似說太常修雅樂。
注釋參考
是事
事事;凡事。 唐 韓愈 《戲題牡丹》詩:“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唐 修睦 《秋日閑居》詩:“是事不相關(guān),誰人似此閒。” 宋 柳永 《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緑愁紅,芳心是事可可?!?/p>
納衣
(1).貧民所穿的粗布衣。納,通“ 衲 ”?!端螘ば煺恐畟鳌罚骸癌z 會稽公主 ﹞以錦囊盛 高祖 納衣,擲地以示上曰:‘汝家本貧賤,此是我母為汝父作此納衣。’”
(2).即衲衣。取人棄去之布帛縫衲之僧衣。也稱百衲衣。納,通“ 衲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yi{1-1}解·慧持》:“ 持 形長八尺,風神儁爽,常躡草屣,納衣半脛?!?/p>
啟齒
啟齒 (qǐchǐ) 開口,多表示有所請求 to say it 奉事而有大功者,而吾君未嘗戾齒?!肚f子·徐無鬼》 難以啟齒 不便啟齒 指笑 laugh袒臂
(1).袒衣露臂。《宣和遺事》前集:“ 李密 袒臂一呼,聚雄師百萬,占了中原?!?元 元明善 《河南行省左丞相高公神道碑》:“公奏曰:‘臣部五百人,露元袒臂,奮刃死敵,勞烈如右,乞陛下官之。’”參見“ 袒右 ”。
(2).袒露右臂。佛教徒表示恭敬的一種方式。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鄭成功 據(jù) 臺灣 時,有 粵東 異僧泛海至,技擊絶倫,袒臂端坐,研以刃,如中鐵石?!?/p>
吳則禮名句,田不伐玉磬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