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聲絕色識(shí)者少,妾婦嗃嗃仍嘻嘻
出自宋代方回《丹青歌贈(zèng)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世上琴若無鐘子琴期,破琴勿為俗子嗤。
人間亦有王昭君,奈何眾女嫉蛾眉。
我粗能詩子能畫,筆力豈不山可移。
希聲絕色識(shí)者少,妾婦嗃嗃仍嘻嘻。
宣和畫史我嘗讀,山水王詵并郭熙。
儋州禿翁早題品,元佑琴眾首推。
坡詩一句不收拾,熙豐孽黨遺群兒。
大坡小坡俱寫竹,黜不登載無一枝。
河?xùn)|顓征領(lǐng)節(jié)度,賊貴時(shí)實(shí)籌兵帷。
謂此昏椓亦善畫,繆取人主玉色怡。
畫之是非且不辨,國勢竟隨閹宦痿。
花光墨梅方盛行,乃坐山谷屏斥為。
簡齋五詩動(dòng)萬乘,此等佳作亦棄之。
五日十日一水石,王宰見賞杜拾遺。
如許名手無其名,可謂世衰琴衰。
簡不肯破菜不潑,朝士閎籍涂粉脂。
青城北轅五馬渡,正邪稍稍分荼飴。
萬事盡如畫譜意,焉得炎正不中微。
雪蘇黃冤尚伊洛,始覺七政齊衡璣。
錦囊玉軸鎖御府,徑與宗祏同灰飛。
米元章史論稍公,遺物太倉存一稊。
子能畫,亦能詩。
眾人不識(shí)不必疑,相逢但當(dāng)醉如泥。
注釋參考
希聲
(1).無聲,聽而不聞的聲音?!独献印罚骸按笃魍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 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清 龔自珍 《寫神思銘》:“我銘代絃,希聲不傳,千春萬年?!?/p>
(2).指奇異的音響。
(3).指玄妙虛幻的言談。 晉 葛洪 《抱樸子·祛惑》:“淺薄之徒,率多夸誕自稱説,以厲色希聲飾其虛妄,足以?;笸韺W(xué),而敢為大言。”
(4).指清靜無為之道。 清 鈕琇 《觚賸·景龍觀鐘銘》:“雖大道無為,濟(jì)物歸於善貸;而妙門有教,滅咎在於希聲?!?清 曾國藩 《復(fù)劉霞仙中丞書》:“非泊然寡營,觀物深窈,翫希聲而友前哲,殆未足語於此?!?/p>
絕色
絕色 (juésè) 容貌極美;絕頂美貌的(指女子)。也指極美的顏色 (of a woman)exceedingly beautiful識(shí)者
有見識(shí)的人?!稘h書·師丹傳》:“京師識(shí)者咸以為宜復(fù) 丹 邑爵,使奉朝請,四方所瞻卬也?!?顏師古 注:“識(shí)者,謂有識(shí)之人也?!?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事公輔》詩:“且有元戎命,悲歌識(shí)者誰。”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談小品文》:“這一層,卻要讀者有選擇的眼光,也希望識(shí)者給相當(dāng)?shù)闹更c(diǎn)的?!?/p>
妾婦
(1).小妻,側(cè)室。《左傳·襄公十二年》:“夫婦所生若而人。妾婦之子若而乀?!薄兑佰牌匮浴返谝弧鹁呕兀骸肮讶瞬回?fù)前言,把這 云氏 賞你為妾。 云氏 自此以后當(dāng)改邪皈正,盡那妾婦之道,不可再生別念了?!?/p>
(2).泛指婦女。《孟子·滕文公下》:“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唐 元稹 《<白氏長慶集>序》:“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 宋 文天祥 《虎頭山》詩:“妾婦生何益,男兒死未休?!薄短煊昊ā返谑换兀骸按笳煞蜃魇庐?dāng)光明正大,休只在屏后遮遮掩掩,做那妾婦的模樣?!?/p>
(3).特指奴婢。《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搬挑口舌媒婆嘴,鞠聳腰臋妾婦身?!?/p>
嗃嗃
嚴(yán)酷貌。《易·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孔穎達(dá) 疏:“嗃嗃,嚴(yán)酷之意也?!薄读w·選將》:“有肅肅而反易人者,有嗃嗃而反靜慤者。”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家譜》:“當(dāng)是時(shí), 浦太孺人 持家嗃嗃,孺人柔身屏氣,事之無忤也?!?清 方苞 《大理卿高公墓碣》:“二親皆篤老,當(dāng)更歡洽,而居常漠然,遇事仍嗃嗃。”
嗥叫聲?!赌淆R書·五行志》:“ 永元 中,童謡云:‘野豬雖嗃嗃,馬子空閭渠。’”
嘻嘻
(1).歡笑貌;喜悅貌?!兑住ぜ胰恕罚骸皨D子嘻嘻,終吝?!?孔穎達(dá) 疏:“嘻嘻,喜笑之貌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fù)始?!?王冰 注:“嘻嘻,悅也?!?唐 韓愈 《崔評事墓銘》:“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p>
(2).象聲詞。笑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好著我盡在嘻嘻冷笑中,我勸著他怎不從?”《紅樓夢》第二四回:“ 香菱 嘻嘻的笑道:‘我來找我們姑娘,總找不著?!?駱賓基 《罪證》:“真不好意思,老財(cái)東嘻嘻--一個(gè)煙泡漲到三元了?!?/p>
(3).象聲詞。嘆氣聲。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華》:“若謂 奚齊 曰:嘻嘻,為大國君之子,富貴足矣,何以兄之位為欲居之,以至此乎云爾。” 凌曙 注引《廣韻·平之》:“嘻,噫嘻,嘆也。”
(4).象聲詞。鳥鳴聲。 漢 焦贛 《易林·屯之晉》:“烏鳴嘻嘻,天火將起,燔我舘屋,災(zāi)及 姬后 。”注:“按《春秋》 襄公 三十年夏五月,或叫于 宋 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 亳 社,如曰譆譆,甲午, 宋 大災(zāi), 宋 伯姬 卒?!?/p>
方回名句,丹青歌贈(zèng)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